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亮甲多少钱一瓶?贵不贵呢?

2020-05-14 14:14:23
核心提示:“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问我怎么办,马上用亮甲!”这条耳熟能详的广告,告诉了我们两个信息,一是灰指甲非常可怕,具有传染性;二是亮甲是治疗灰指甲的药。这里的亮甲,就是指亮甲复方聚维酮搽剂。那么亮甲多少钱一瓶,贵不贵呢?

  “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问我怎么办,马上用亮甲!”这条耳熟能详的广告,告诉了我们两个信息,一是灰指甲非常可怕,具有传染性;二是亮甲是治疗灰指甲的药。这里的亮甲,就是指亮甲复方聚维酮搽剂。那么亮甲多少钱一瓶,贵不贵呢?

  

  目前,市面上亮甲有二种不同的规格,3ml*2瓶装亮甲是89元一盒,2ml*4瓶装亮甲是138元一盒,全国统一售价。一般在当地中大型药店或者网上正规药店,都可以买到亮甲。

  当我们确认自己患上灰指甲时,很多人第 1 第一时间会首选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很多人因为误信谣言,可能会走入以下三大常见误区:

  误区一、通过医疗器材拔指甲

  有些宣传虚假医疗器材,竟然想采取拔指甲就能治愈灰指甲,这种方法既没用又容易感染,除非是得了甲沟炎、甲下脓肿不得不拔,否则指甲不红不肿,拔了它不仅容易感染,而且还失去了保护指头皮肤的“盔甲”,影响生活健康。

  不仅是拔甲器械,美甲器械同样要小心,特别对于那些还没得灰指甲的人,在美甲时一定要避免甲外伤。因为一套修甲工具会给多人使用,引起真菌感染的风险很大。有些人以为使用酒精喷一下进行杀菌消毒就可以了,看到店内的“已用酒精严格消毒, 请放心使用” 的公告牌就放心了。实际上,酒精只能杀灭细菌,对顽固的真菌作用有限。

  误区二:用药水或米醋泡泡就能搞定

  有些人认为只要是酸性水,如米醋、药水这些就有杀菌功能,但是其实它们和抗真菌搽剂相比其酸度要弱很多。而且甲板厚,根本难以渗透,由于自制的米醋浓度低,市面上的珊瑚水不仅杀菌效果不能稳定,反而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不适宜直接浸泡。

  误区三:使用口服药,一招见效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任何药,不管西药和中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而这个特点在治疗灰指甲的口服药上更为明显。市面上的抗真菌药种类繁多,普通人不了解它们的适应症和副作用,不知道一般是甲母质已遭受真菌感染才会服用抗真菌口服药(即中、重度感染患者)。

  由于这类首选药物必须达到真菌寄生的甲板处才能发挥作用,故用药量大,用药第一时间长,停药后易复发且有副作用,有些抗真菌药在怀孕与哺乳期间是禁止口服的。

  所以,口服抗真菌药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以上方法之所以无法治愈灰指甲,是因为它们基本针对的都是单一病甲甲板部分;但是甲板由180层角蛋白组成,总厚度只有0.5毫米,非常致密,一般首选药物难以穿透甲板,难以杀灭甲板下的深层真菌。

  如此,灰指甲“卷土重来”只是第一时间问题。因此,只有甲板与甲床二者同治,杀灭位于这两部分的真菌,才是修复灰指甲有效的方案,才能治愈灰指甲。

  而亮甲,采用的就是“板床同治”的治疗方法,由其团队历经22年研发而成。

  在使用亮甲前,需要用修甲工具尽量祛除病甲,如此有利于产品有效成分渗入甲板。配合渗透性和附着性都大幅度增强的亮甲复方聚维酮碘搽剂,可渗透至甲床杀灭深层真菌并形成长效保护。搽剂中80%--90%的结合碘解聚成游离碘,直接使真菌等病原体内的蛋白质变性,沉淀,以致真菌死亡,从而达到高效消毒杀菌的目的。

  如果灰指甲特别严重,如病变手指、足趾较多,病变范围最广泛时,就需要口服加外用首选药物联合治疗。这种情况不仅治疗第一时间更长,而且口服药的长期使用也增加了安全风险,因此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真菌药,比较常见的是盐酸特比萘芬片。

  提醒大家在服药前和服药六周的时候一定要检查肝功能,因为还是存在有一定可能肝功能损害的风险;而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怀孕与哺乳期间是禁止口服这两种药的,因为会对胎儿的发育有一定影响。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亮甲多少钱一瓶都有了更多的了解。想要避免灰指甲给自身和他人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需要我们合理有效的使用亮甲进行治疗。因为真菌生命力极其顽强,而且休眠的潜伏期较长,坚持用药,才能治愈灰指甲这个顽疾。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