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零风险”的“小手术”让博士生毙命?误解与歪曲正使医患关系如履薄冰……

2019-09-03 07:48:18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希望真相能尽快浮出水面,减少类似悲剧发生!

  近日,一篇题为《博士做零风险手术后死亡,家属:无法接受小手术丧命》的报道被曝出。据报道称,8月20日下午6时许,刚刚考取西北大学2019级博士生的杨超宇,在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做了鼻中隔偏曲手术,术后7小时后的8月21日凌晨4点,杨超宇因“低钾血症去世”。

  在手术风险评估表中的末尾NNIS分级为0,所以,部分媒体将此等同于“零风险”手术进行了报道,引起了业内的争议与愤慨。

  昨日,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已发布了关于患者杨某某死亡情况的说明。

  什么是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

  目前,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来划分。

  它将手术分为四级,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变量的分值相加,即NNIS0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也就是说,0级手术风险,并非媒体所报道的0风险,只是说相对于其他级别的手术,存在着较低风险。

  一个“级”字之差,加深了群众对此的误解,这并非咬文嚼字,而是概念上的认知错误。

  另外,手术风险评估和术后并发症也不是一回事,手术即使很顺利、风险低,但是术后的罕见并发症也会导致一些意外发生,跟这个手术风险评估关系也不大。

  因此,再将0级手术风险与术后7小时后死亡完全挂钩,确实是混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医学术语中不存在“零风险”的“小手术”

  在日常工作中,不少同事常常被问及:手术大不大?风险高不高?很多人为了安慰患者家属,会用“小手术”、“风险不大”这样的词汇来安慰他们。

  然而在实际诊疗过程中,任何手术都是存在风险的:一方面,从患者自身来说,由于不同体质结构和疾病类型,遇到的风险也是千差万别、不可预判;另一方面,患者所使用的药物、麻醉、手术方式的不同,也会造成不能规避或未知的风险。

  以看似简单的麻醉为例,对于不同年龄的手术对象,1岁、30岁、80岁,哪怕是同样的疾病,在考虑麻醉方案时都有着天壤之别。不管任何一种麻醉方式,由于麻醉药固有的副作用、病情的复杂性以及手术等不良刺激,不可预见性地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体征的剧烈变化,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手术没有大小之分,风险一定存在,只有认清了这一点,医患之间才能存在更多的信任,最大程度地降低彼此的误解。

  医学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和表述应当本土化

  此事件中的“0级风险”让群众对手术有了很大的误解,除了主观认知方面的问题之外,客观上在标准分解的表述上也容易给人带来误解。

  举一反三,我们看到在欧美国家很多标准和常规出来以后,国内的相关机构和组织不少均纷纷生搬硬套,甚至是照抄照搬,难以将国内民众体质、社会认知以及文化环境结合起来,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一套方案。

  要知道,国外的标准和常规再完善,国内也只能是作为参考。一味缺少本土味道的“拿来主义”,只会增加工作的难度,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随着国家的强盛和崛起,我们应当有更多的自信,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在诊疗方案及相关标准制定方面,有符合国人体质特点、社会伦理和认知判断方面的“中国标准”、“中国方案”。

  患者的死因还需在解剖后进一步确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媒体舆论在对手术风险与患者病情方面的判断与揣测,更应当谨小慎微,不负责任地引导和噱头,只会伤害原本脆弱的医患关系,既是对死者的不尊重,更是对自身权威性的侮辱,误解与歪曲正在使医患关系如履薄冰!

  希望真相能尽快浮出水面,减少类似悲剧发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