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生救人又被索要医师证!这一次,她向省政协提交建议……

2019-07-15 07:48:01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但不该让施救者遭受不公待遇。

  7月3日,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李晖教授向陕西省政协提交了一份社情民意。她建议:

  加强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紧急救护的能力,完善国家公共交通旅客急救体系,简化施救人员身份的认定,避免医生救人后出现“无证上岗”的尴尬。

  李晖提交这份社情民意的原因,源自她近日在飞机上救人后,被要求出示医师执照证明。

  6月28日,李晖在从西安飞往广州的航班上,一位旅客突发疾病,她对这位乘客进行了救助,并全程陪护照顾近2小时,直到飞机安全着陆。

  和之前很多医务人员在飞机或火车上的救人经历一样,空乘人员对李晖表达感谢之余,还拿出了很多表格让他和病人填写并签名,然后请她出示证件,证明她的医生身份。可是由于是去参加会议,她并没有随身携带相关证件,最后终于在手机相册里找到一张证明自己是儿科博导的带有医院公章的照片,拍照存案后才予以放行。

  事件发生后,李晖虽然还得到了陕西省政协办公厅的通报表扬,但对如何完善国家公共交通旅客救助体系,她也进行了一些思考。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她发现国家对公共交通上发生旅客救助事件并没有规范的救助程序,多半是依靠寻找医护人员旅客协助,但事后又对施救者苛刻要求,影响施救者的积极性。

  因此,她向陕西省政协提交了一份社情民意,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通过国家立法或制定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通过法律呵护救助者的善良和正义,弘扬社会正气,打击推卸责任和诬陷好人的邪气,给施救者吃下一颗定心丸

  二、开展对航空及铁路乘务人员、公共场合的安保服务人员突发疾病早期识别的应急培训,提升其心肺复苏急救处置能力。

  三、在公共交通工具或公共场所配备并及时更新基本的医疗器械和急救药品。

  四、简化施救人员身份的认定。建议由公安及交通部门与卫健委联网,可通过网上查阅施救者电子医师资格证(已开通网上查阅),以避免救人后还会出现“无证上岗”的尴尬。

  五、航空及铁路系统为施救者建立一套奖励机制。当事单位应为施救者发放感谢证书及相关荣誉证明,除宣传他救助人行为外,当施救者再次乘坐本交通时,给予一定激励政策,通过一个正反馈机制,让乐于施救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在飞机上救助时,发现听诊器血压计都是70年代的产品,急救药品也很缺乏,这样势必会影响救助的效果。” 李晖告诉“医学界”,航空公司必须及时更新抢救设施,同时,乘务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应急处理能力,而不是等待社会力量的救助。“乘客发生危机情况时,首先求助的对象肯定是航空公司的乘务人员。”

  但事实上,因为乘务人员缺乏急救能力,遇到旅客突发疾病时,除了通过广播呼叫医生帮助外,就束手无策了,如果没有医生,势必会影响其他乘客的正常旅程。

  此外,很多医生也对在病人救助后,被要求填写相关表格,以及出示医师证明,而颇有微词。在这次救人后,李晖就向“医学界”表达了不解:医生遇到这种紧急情况,肯定马上就过去参与救治,如果要查证医生身份,为什么不在救人前查,而是在医生施救后提出这种要求?“这就会让施救者心里很不舒服。”

  李晖认为,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医生和患者之间产生契约关系的基础之上。“患者挂了我的号,我们就建立了医患关系,然后医疗行为才开始。” 李晖医生说,“在飞机上救人,是见义勇为,是免费的,不该定性为医疗行为,所以也没必要查我的证件。”

  今年3月17日,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陈瑞医生在动车上积极参与救治发病乘客后,也因被要求证明医生身份而引起热议。对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通过其官方微博“健康八桂”进行回应:陈瑞医生的行为符合相关法规,值得表扬和肯定。并称按原卫生部《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规定,医师对病人实施紧急医疗救护的,不属超范围执业。

  李晖医生此次提交社情民意,希望也能得到相关部门正面回应,并能推动完善国家公共交通旅客急救体系,也让医务人员在遇到突发情况参与救助时,少一些后顾之忧。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