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门急诊量从0到70万,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只花了4年

2019-02-11 07:52:37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我们是后发先至,要做与众不同的医院。”

  2019年,北京市属第22家医院、我国内地首家与台湾合作建设的公立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以下简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进入运营的第5年。

  打造“京北区域医疗中心”、立足清华开展“医工合作”、打造研究型医院、成为公立医院改革典范……面向未来,这所年轻的医院定下“大目标”,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院士却说,“我们是后发先至,要做与众不同的医院。”

  王永庆没能等到的开业

  清华重托、医改探路、长庚经验、百姓渴求……从诞生之初,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就得到了各方关注。

  2004年,王永庆先生和清华大学达成协议,向清华大学捐赠一所一千张病床的医院。王永庆对这所新建医院的唯一要求是,按照长庚的理念和模式运行。

  没有一流医科就没有一流大学,进入下一个百年的清华,迫切需要高水平的临床医院来实现“清华医学梦”。

  作为华人医疗的典范,能够让“长庚”在大陆落地生根回馈社会,这也是王永庆先生的心愿。

  医院所在的天通苑地区号称“亚洲最大社区”,加上周围回龙观地区,常住居民超百万,而该区域却是优质医疗资源“空心区”,优质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屈指可数。

  诞生在新医改背景下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各方更期待其能为公立医院体制探索带来新风。

  台塑关系企业捐建,台湾长庚纪念医院支援,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同管理,一所医院凝聚来自政府、高校、企业、地方百姓等多方的期许,这在中国的公立医疗机构中并不多见。

  2010年,北京五环外天通苑,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破土动工,经过4年建设,医院在2014年开业运营。2008年,厦门长庚医院正式开业,92岁王永庆亲临剪彩。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开业时,王永庆先生已经过世。

  “长庚模式”是否行得通?

  一切都是新的,新医院、新理念、新期待,伴随而来当然也有怀疑与观望。

  寸草不生、寸草难生。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北京新生医疗机构的生存状态。

  作为北京市属第22家医院,具有长庚基因和清华血统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优质医院高度集中的北京地区,这些“先天优势”与医院立足、发展不能划上等号。

  不论是从人才引进还是患者就医选择,新生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创立之初,医院官方微信一度推文专门强调公立医院的“身份”。

  建院伊始,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被视为国内公立医院的“异类”,与国内医院诸多差异化措施让人“看不懂”,全面引进和借鉴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的管理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医管分工合治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是否“水土不服”?能否落地执行?过高医院目标定位如何实现?业界充满期待也夹杂着高度“怀疑”。

  2018年门急诊人次近70万,较去年增长20.9%;

  出院人次2.7万余,较去年增长37.4%;

  手术量1.8万余台,较去年增长28%;

  首年肝脏移植手术突破百例……

  一系列数据证明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发展之快。

  1月23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举行新闻发布会,执行院长董家鸿院士表示,医院已完成一期综合学科体系的构建,一期近1000张病床已经开满,占床率达到95%以上,医院将于2019年启动二期工程建设。

  目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已经形成优势突出的整合式医疗中心,如肝胆胰中心、神经中心、消化中心、急重症中心等,涌现出心脏内科、妇产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泌尿外科、骨科、放射科、麻醉科等重点专科。

  医院竞争力源于人才

  四年“短跑”成绩显著,面对“长跑”如何瞄准方向,保持速度?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要成为什么样的医院?

  清华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医院?

  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医院?

  医生职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医院?

  ……

  成为卓越医学中心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使命与担当,引领行业的现代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国际化精英医学人才培育摇篮、健康科技创新与转化高地、现代医院管理的标杆,这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定位。

  执行院长董家鸿院士描绘出医院十年蓝图与梦想:

  2015-2017综合构建,奠定基础;2018-2020特色发展,塑造品牌;2021-2024卓越品质,成就一流。

  “我们现在引进的重点人才主要是学科带头人与学科骨干,在业内有学术地位,在患者中有口碑”。董家鸿院士现在谈得最多的是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一直以来将人才工作列为重点,认为人才竞争力就是医院竞争力,医院一方面已经启动青年骨干人才出国培养‘百人计划’,并将在2019年进一步加大力度,另一方面,医院将配合即将出台的清华大学临床医学人事制度,继续面向海内外引进医教研能力突出的人才。”董家鸿院士说。

  医师费制度体现医生价值

  清华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医学学科必不可少,作为清华大学附属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成为重要基地和平台。

  “需要走不同的道路,创新发展、快速奔跑、后发先至,我们不能等那么长时间,我们希望十年初具国际一流医学中心规模。”董家鸿院士坦言。

  “医疗体系的建设,从设备到技术到流程到管理,这一套体系建立和健全需要时间,这个可能是慢的客观因素。”在董家鸿院士看来,必须通过创新提升效率、提高发展速度。

  “创新就是做与别人不一样。比如我们的医院管理,引进了新模式,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医疗品质。创新医疗服务的模式,医院推出整合式医疗,改善了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董家鸿院士认为依靠先进的管理制度设计,医院可以获得跨越式发展。

  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前国家医改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薪酬体系改革方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借鉴台湾长庚的管理经验,已经形成成熟的系列方案,此举实现了人才队伍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医院于2016年5月起推行医师费制度(Physician Fee,简称PF),即根据医师临床执业之专业性、独立性、主导性与责任性,设立医师专业技术报酬,以医师技术能力与辛劳付出程度为基准,依医师投入、风险、技术程度予以核定,核算范围涵盖临床、教学、科研及社会贡献。体现医师优劳优酬、尊重专业价值与弘扬团队精神,调动了医师队伍的积极性。

  打造适度规模的综合健康医疗机构

  清华的重托,王永庆先生的希望……“有压力,包括政府、清华、社会都对医院有很高的期望。”董家鸿院士表示。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定位于卓越医学中心、研究型医院,另一方面,董家鸿院士特别强调面向百姓提供有品质的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是基础,所有的学术创新都要基于医院服务平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有很远大的理想,但是长庚的理念不能丢,我们医院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为老百姓服务,做平民化的医院。”

  妇儿属于天通苑地区需求最大的专科之一,为顺应民众的需要,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二期工程内加入了“京北妇儿中心”的重点规划,将为昌平区增加数百张妇儿专科的床位及配套设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孕产妇建档、患儿就医资源紧张的问题。

  图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航拍图,其中红线区域为二期工程主要建设区

  董家鸿院士介绍,将打造适度规模的综合健康医疗机构(1+4模式),延伸医疗服务链条,实现诊疗、康复、预防等贯通,成为京北区域医疗中心,努力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立足区域、立足北京、京津冀,辐射海内外。“总床位数为8500,涵盖综合医院(清华长庚医院、青岛分院)、专科医院、护理院、康复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群。”

  面对多方期待,董家鸿院士说,“压力应该也是动力,所有的期待和需求都统一在高品质、国际化上,大家一起来实现这个目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