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竟在人类粪便检出“塑料分子“…有史以来第一次!

2018-12-13 07:05:43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塑料兄弟情,塑料姐妹花,物理意义上成真了……

  最近,维也纳医科大学捣鼓出了一份证明“塑料已经变成人类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研究,他们在来自不同大洲的受试者的粪便中检出了塑料分子——

  具体到这项试验来说,研究者发现,参与者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饮食、化妆习惯不尽相同,但是这在结束观察记录期之后,这些人的粪便中全部都检出了最常见的9种塑料分子,包括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含量大约是平均每10mg当中有20个塑料分子。

  人体成分表里可以写上塑料了

  这项研究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证明了:塑料已经深入了我们的身体。

  然而,这既不是开始,也远不是结束。

  实际上,早在2000年初,美国就有多项研究发现,美国成年人的尿液中含有双酚A(BPA)——这是塑料中的一种常见成分。

  比如,这项2004年的美国研究就已经统计出,当年,95%的成年人尿液中都含有BPA。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塑料分子,比如PET和PP,以不同的比例出现在这次研究的成人尿液中。

  可以看出,塑料的问题,其实早就已经非常严重,而且引发了关注。

  于是,经过十几年的痛定思痛和奋起直追,在2018年的上半年,研究者终于发现——

  绝大部分青少年尿液里也有BPA了……

  这个方向的研究如果继续下去,更低年龄段的人类能尿出或者大便出BPA应该也不是什么意外……

  这些塑料从哪里来?

  总的来说,有以下途径:吃、喝、化妆、呼吸。

  先来说说吃。

  尽管很多人以怀疑的态度认为禽肉、畜肉和土地上生长的作物可导致我们吃进塑料,但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指向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贝类,才是传递塑料的主要食物来源。

  在这篇今年下半年最新发表的综述中,作者认为海洋生物,尤其是我们人类经常食用的海产——不论是养殖还是野生的,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在其生存活动中吸收人类制造出来的塑料微粒了。

  经他们分析,主要原因是,海水中含有塑料微粒。

  上图是论文中分析,含有塑料分子的海产是如何被端上餐桌的。其中提到,即便捕捞之后,放在清洁的水源中让海产“自净”,它们也仅仅只能排出一部分塑料分子,剩下的依然会被我们吃掉。

  除了海产品,甚至连商品盐中都含有塑料了。

  去年4月发表的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从8个国家收集的17种商品盐中,绝大部分被检测出了塑料。

  这8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伊朗、法国、马来西亚、日本、南非、葡萄牙和新西兰。17款商品盐中,两款来源是湖盐,一款无法鉴定来源,剩下的全部是海盐。

  最后,海盐、湖盐或者不明来源盐,都检测出了塑料……

  这篇文章的研究者在结论中认为,毕竟我们不是拿盐当饭吃,剂量比较小,所以盐里含有的塑料并不会引发健康问题。但是他们提到,这也反应了海水和湖水中含有塑料,可能从其他方面对人类产生健康威胁。

  其实,前面提到的认为从粮食作物和畜牧产品中吃进塑料,也不完全是杞人忧天。毕竟,今年4月,联合国就提出,我们的土壤已经被塑料分子给入侵了……

  在这篇UN发布的文章中提到,尽管针对土壤中塑料分子的研究还不够多,但是毫无疑问全球的土壤都面临这一污染威胁,并且它是有害的。文中还特别提到,这些入侵土壤的塑料分子,可能进入食物链……

  再来说说喝。

  其实看了吃,我们就能明白,淡水海水可能都已经被污染了,喝下塑料基本上在所难免。

  美国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1500万居民的自来水当中含有塑料分子……

  但是,这绝不代表瓶装水就更保险,实际上,由于绝大部分瓶装水采用塑料包装,搞不好最后你喝下去的塑料分子的剂量比喝自来水还要多一点——

  这是今年下半年发表的一项相当著名,而且引起了WHO和联合国等机构关注的瓶装水研究。

  研究中列入了来自9个国家的19个瓶装水产品,其中甚至包括中国的某个著名品牌,检验结果也是惨不忍睹,93%的瓶装水被检出塑料分子。其中某个在某国被大规模贩卖的品牌甚至每升中塑料分子含量高达1万(平均值是325/升)。

  上图是被抽检的品牌塑料含量统计结果,纵坐标表示的是塑料分子在水中的平均浓度。黄色条表示的是塑料分子中颗粒较小的分子的占比(6.4-100μm),蓝色条表示的是较大分子的占比(大于100μm)。比如说含塑料分子最多的某品牌(柱状最高那个),其小分子占比为98%。

  研究者在结论中认为,瓶装水中的塑料污染,至少部分来自包装(即塑料瓶)和装瓶过程本身。

  顺便说一句,塑料包装这个问题,前面商品盐的研究中也提到过,研究者还专门对比了采用玻璃灌装的盐。

  说说化妆吧。

  如果说吃喝不可避免,这一款倒是可以闪避还能少剁几双手。

  关于化妆品,尤其是彩妆中含有塑料成分的研究其实挺多的,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它们始终引不起什么关注。

  这项今年发表的,由NIH参与的研究提示,化妆品中的BPA、氯酚、二苯甲酮和对羟基苯甲酸酯对完全健康的女性的生殖激素调节会产生影响。研究者在结论中声称这种影响是有害的。

  也许有人会认为,“那我不用成分里含有这些的化妆品不就好了”。实际上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就像瓶装水一样,化妆品生产商才不会在成分表里写上这些有害的塑料分子——作为非有目的的放入的成分,厂家自己都不一定检测过这些指标。

  最后,我们连呼吸都塑料与共。

  这篇英法合作的研究,于今年2月发表,主要内容就是回答了它自身标题中的问题:没错,我们就是在吸入空气中的塑料。

  这些塑料可能来自你衣服上的纤维(每次拍打含化纤的织物时很有可能吸入),大街上汽车橡胶轮胎使用造成的塑料颗粒。

  当然,这一发现,对于有更头疼的空气污染因素(比如二手烟)要担心的中国呼吸者来说,可能已经是虱子多了不痒了……

  体内含有塑料对我们有哪些危害?

  有句流行语叫做“离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医学研究者们早就发现了塑料正在渐渐变成我们的成分这个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究竟多少才有害一直没被确定。

  现在已知的是,塑料小分子可以通行无阻的在我们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中畅游,还可能进入肝脏。

  而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则比较早的被证明有重大潜在危害——

  这篇1998年发表的文章,是第一篇证实在石棉纤维以外,塑料纤维(和生物持久性纤维)也可能导致肺癌的研究。

  此外,关于塑料与生殖激素的研究倒是有不少。比如曾经沸沸扬扬闹过一阵的“塑化剂”问题,当时,舆论倾向于认为塑化剂使得男性性激素紊乱,容易发生不育。其实,酚的混合物影响性激素这件事,在男性女性当中都存在,比如说化妆品影响女性生殖激素,也是同样的原理。

  一些研究者认为,影响生殖激素除了可能导致生殖功能受损之外,一个更大的风险是——使得受激素调节影响的一些癌症,比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的发生率产生变化。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