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广州市人大代表刘世兴建议公立医院取消VIP病房的消息传出,一度引发舆论热议的公立医院VIP病房存废之争再度成为了多方关注的焦点。此次舆论热潮中出现了不少支持公立医院提供VIP病房服务的声音。这些声音从医改、医院市场化运营、患者个性化服务需求、国家政策、医疗资源等数个方面为VIP病房服务进行辩护,并与取消方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
几年前,北京、广州、武汉、青岛等地的公立医院就已经开始有VIP病房的服务,病房里的硬件设施堪比高级宾馆,病房内彩电、冰箱、空调等各种家电一应俱全,室内卫生间24小时热水,到如今VIP病房在全国的发展有愈来愈猛之势。这种现象是否侵占了公共资源的问题引起了不少市民的争议,也受到了专家的关注。
三星酒店做特需病房
同仁医院在2003年4月以3.36亿元收购亚视金朗大酒店,已经使用了若干年,成本已近收回。[详细]
广州豪华病房每日3638元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门诊楼高级病区共有45间,日床位费自200多元至数千元不等。 [详细]
青岛VIP产房1300元/天
青岛多数大医院也设有VIP病房,有的还有整体厨具,最贵的一天要1300元。[详细]
武汉公立医院悄设豪华病房
武汉同济综合医疗大楼的VIP病房全自动电子病床,每天床位费1000元至1200元。[详细]
VIP病房是医改的一种良性尝试
作为公立医院本身要深刻贯彻该方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设立VIP病房,使“少部分人享受着高级VIP的待遇”产生的利润,降低普通居民的就医或者药品的价格,甚至扩大医院规模、增强医师队伍建设,这无疑也是对医疗改革的一项良性的尝试。[详细]
挤占公共医疗服务资源不应存在
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本已是我国医疗事业的“软胁”,然而“按钱分配”却加剧了医疗资源的供给失衡,把公共医疗服务分成由钱包划定的“高端”与“低端”,让一部份有钱人挤占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空间。[详细]
将促进公立医院市场化建设
VIP病房的出现将促进公立医院市场化建设公立医院VIP病房的产生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行政命令使然,而是在现阶段人们正常生活状态下的一种需求。既然各个行业都在加速市场化的进程,那么对于公立医院来说,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是顺应市场规律的。[详细]
逐利会影响其公益机构本质
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本已是我国医疗事业的“软胁”,然而“按钱分配”却加剧了医疗资源的供给失衡,把公共医疗服务分成由钱包划定的“高端”与“低端”,让一部份有钱人挤占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空间。[详细]
缘何独独苛求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设立VIP病房,虽然使用的事公共资源,但是其所创造的利润并没有直接纳入某一个人的收入中。而是用作经营医院的利润来看待,最终这些资金还是用在了医院的建设中。设立VIP病房增加医院收入更好地服务公共事业。[详细]
不符合“医者父母心”的从医理念
公立医院设立VIP病房,实行差别定价或是差异化医疗服务定价制度。常说医者父母心,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过去的中国医生,都有济世救民的情怀。相同的病,良医会对穷人少收费,对富有的病人多收费。[详细]
公立医院VIP病房的产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现阶段人正常生活的一种需求。
支持正方280票 公立医院以基本保障为主如果公立医院因为逐利,挤占了基本的医疗服务将会得不偿失。
支持反方0票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特需医疗”或将从公立医院消失
10月12日,39健康网就近期引发社会关注的“医院豪华病房(特需病房)”现象对医院运营建管处处长钟东波进行了采访。
钟东波表示,公立医院开设特需病房的存在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因。卫生部作为主管部门,考虑到特需病房医院的实际情况,不会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但会严格限制比例,使公立医院不脱离公众医疗服务本质。
2011年4月,国家五部委方案中提出的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上限10%,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鼓励私立外资(民营)医院发展特需病房相关政策。 [详细]
民营医院的主业将是“特需医疗服务”
39健康网就公立医院“特需医疗”专访了玛丽妇婴医院的院长赵天卫,赵院长表示,国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特需医疗”服务都是由民营医院开展的。
公立医院既然性质是公共服务体系,就应该踏实做好基本医疗保障,将为少数人服务的特需服务交给民营医院发展。因为民营医院的医疗资源基本上都是来自为谋求个人发展的公立医院精英人才,二者的医疗质量其实是一样的。
民营医院要专注于目标人群、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群众口碑,就一定能在医疗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