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可谓是第二十五届届国际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的核心关键词。在本届展会上,GE、菲利浦、西门子、万东、倍肯、罗氏、迈瑞、鱼跃等市场领袖企业纷纷携各自最具创新力的产品、设备及解决方案华丽亮相。而首次出现的“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展览会展区”及众多新现象、新产品、新形式、新趋势也不断在会展期间涌现,充分展现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第二十五届国际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于2013年3月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自西门子、东芝、瓦里安、华润、锐珂等企业所带来的新品吸引了众多参展观众前去观摩、了解,而其数量之高为近年来的历届新品数量之最。 [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惠通兴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杜塞尔多夫展览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北京市骨科学术委员会、全军放射肿瘤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发展部、中华医学会放射治疗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术委员
针对广东省117家三级医院宣布明年将会实行检测结果互认的消息,华润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副总经理赵硕告诉39健康网编辑,检测结果互认对万东而言是企业红利。[详细]
国产品牌产品的技术正在提高,像前些年外企占领主流高端市场,国企做一些低端设备的市场正在被打破。只要研发、产品适合医院的情况下,无论国企和外企都能占有一样的市场份额。[详细]
国产医械企业和进口企业在参展期间,之前的“进口企业重形象,国产企业重实际”的显著区别正在淡化,无论是学术活动、新品推介,还是特装展示区,国产企业都显得很活跃。[详细]
针对医疗器械检测结果互认的消息,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经理吕占斌认为如果在全国普及开来,短期对企业虽然有些微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医械企业是极为有利的。[详细]
在患者支出的医疗费用中,药费与检查费用占据了80%。对此,瑞典医科达放射治疗部门产品专家郁洋表示,检查费已呈下降趋势,五年前PET-CT的检查费约是1万元,现已下降了一半。[详细]
爱安德技研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医用产品部经理许殷君表示,国内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不仅应注重眼前效应,更应该注重长效,在“竞争的过程中,要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详细]
程龙认为,一旦检查结果要求互认,则要求企业的产品都必须标准化、统一化。“现在国内的医械企业同质化很严重,竞争中产能过剩”,如果结果互认致使行业洗牌也是一件好事。[详细]
深圳晨伟电子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张诚碧认为,对于企业而言市场是越大越好,但更关键的是做好产品质量。他透露,因其产品质优,在汶川大地震时卫生部救援使用的就是他们的呼吸机。[详细]
早有专家呼吁推进检测结果互认,但因各种原因致使推进款男。纪向东认为检测结果互认将是未来趋势,互认会让医疗器械使用率提高,还能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详细]
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在2013年初发布的《2012年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共实现销售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20.27%。而由于政策支持、人口结构及消费升级、资源配置再平衡及产业转移等内外部动力相互作用,预测未来5-1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我国有14000家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年市场容量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年产值及市场增速均在20%以上。但光鲜的背后是我国民族医疗器械产业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份额不足4%的现实。国产医疗器械不仅受制于核心技术落后,也受制于标准的落后,因为医疗器械领域的国际标准也几乎被国际大公司垄断。[详细]
医疗器械企业纷纷加大了投资的筹码,紧密锣鼓地布局中国市场。而医药巨头强生也在进行大手笔的收购,整合业务架构,向医疗器械方向倾斜。就在去年6月份,强生以213亿美元巨资“吞”下瑞士医疗器械服务公司辛迪思;就在此前又将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纳入旗下,这是其在华医疗行业的首次收购。[详细]
在国内的医疗器械设备市场,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主力军,进口产品在中国已经形成销售垄断。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要花数亿美元的外汇从国外进口大量医疗设备,国内有近70%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被发达国家公司瓜分,核磁、MR、CT等医疗设备市场主要集中在GE、西门子和飞利浦等外资公司手里。[详细]
医疗设备,尤其是高端的,跟我们国家技术发展的水平有关,也跟我们医疗技术的水平有关。近期,财政部在地方调研时指出,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落实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硬件投入,医疗器械产业及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稳步发展。[详细]
目前,在国内医疗器械设备市场,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主力军,进口产品在中国已经形成销售垄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高端医疗器械设备方面,医疗机构通常会优先考虑以采购外资设备为主。某医院常务副院长表示,像CT、MI、核磁共振等,在医疗机构中几乎没有国产产品,基本上被进口产品垄断。[详细]
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深入实施,家用医疗器械、基层医疗器械等预防保健类产品的市场前景向好,外资看好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纷纷竞相追逐。2012年1月至10月间,中国医疗器械领域披露并购案例为9起,虽然并购涉及的金额83.7亿元照比2011年有所回落,但并购案例数目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00%。[详细]
该产品采用了革命性的智能机器人8轴位落地机架设计,提高了将操作的灵活性。 [详细]
该产品采用数字光纤传输和8-32通道并行采集技术,保证精准快速的图像信息。[详细]
该产品通过球管与滤线栅智能对中装置简化方便滤线栅的定位,可提高影像质量 。[详细]
该产品可实现从常规放疗、三维适形到IMRT、IGRT、RapidArc的放射治疗方案。[详细]
该展览区位于4A馆,集中展示军队医药卫生单位600多项研究成果。[详细]
该展区深入展示各专业领域的最新变化与趋势,构建高效多赢的贸易平台。[详细]
与往年一样,参会的德国医疗器械企业数量依然位居境外参会各国之首。[详细]
亚洲医疗器械领域在今年的总后医疗展上也获得了较大的区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