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想要攻克胃癌,先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原创:王慧明39健康网2019-09-02 19:40:28

据中国幽门螺旋杆菌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不同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图可看出,广东感染率最低,而西藏最高,达到84%,是一个极度“疯狂”的数字

1983年,一名澳大利亚32岁的规培医生,轮转到了胃肠科,在与Warren医生合作研究期间,意外发现很多来医院治病的患者胃里,竟然生活着一种螺旋形的杆状细菌,这个发现颠覆了之前医学界所有的认知。

当时业内认为,任何细菌都不可能在具有强酸性的胃液中存活,“胃内无细菌”是一道铁律,在一片质疑声中,他决定放手一搏,在没有经过任何伦理审查的情况下,拿起了一管从患者胃部提取的细菌培养液,一口气喝下,数以亿计的细菌,瞬间涌进他的胃里。

伴随着惶恐与兴奋,几天之后,他期待的症状终于一一出现——发热、头痛、呕吐、腹部不适、口臭……做了胃镜活检后,他证实自己的胃内出现了和患者一样的“螺旋菌”,而在这之前并不存在于他身上。

事后,这位医生将这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神奇现象”完整地记录了下来,发表在澳大利亚医学杂志上。正因为这一次“冒失”,200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位医生就是著名的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他吞下的细菌就是当今被众人所知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他想要验证的就是该病菌与胃溃疡、胃炎的发生密不可分。

马歇尔医生勇敢吞细菌培养液的小漫画。/ 网络图片

但马歇尔医生或许没有想到,在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被发现的30多年里,它以极快的速度感染了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搜遍整个地球,大概也很难再找到第二种拥有如此庞大的感染人群的疾病。据保守估计,仅在中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人数就达到7.68亿,几乎是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人被感染,俨然已成为一个关系到全社会的健康问题。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了8亿中国人……

“最近打算怀孕吗?”在体检室,负责幽门螺旋杆菌筛查的医护人员对每个前来做筛查的年轻女性按例询问,刘丽想着近来总是感到胃部气胀,又没有怀孕的计划,摇了摇头,吃了颗胶囊后,拿着管子吹了满满一口气。

几天后,拿到体检报告那一刻,她慌了,<50才能为阴性,而她这一项指标数值高达678,足足高了13倍多,更为可怕的是,当她将这一结果在同事群里公布时,和她同一办公室的6个人竟然也都全部数值爆表!“我为什么感染幽门螺杆菌?这个病会不会恶变成胃癌?”成为了刘丽和同事们最担心的问题。

2017年,一名年轻男性体检时查出感染幽门螺杆菌,自己网上查询得知可能导致胃癌,拿着体检报告单去医院要求切胃。/ 《楚天都市报》截图

30多年前这个还被众多科学家们认为不存在的细菌,“迫不及待”地在全球44亿感染者中宣告自己的存在。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数为世界之最,并且不同地区,感染率也不同。据中国幽门螺旋杆菌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不同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图可看出,广东感染率最低,而西藏最高,达到84%,是一个极度“疯狂”的数字。

中国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中国幽门螺旋杆菌信息中心

“主要是因为人是幽门螺旋杆菌唯一的传染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邱海波教授介绍,幽门螺旋杆菌主要藏在人的唾液、牙菌斑、胃和粪便中,小部分人群通过粪-口传播,例如上厕所后不洗手,接着去吃东西或者抹嘴巴;或者粪便中存活的幽门螺旋杆菌污染了水源,令饮水者感染;更大一部分被感染者则是通过口-口传播,他们呈现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儿童高感染现象。

16岁的宁波男孩李梓某天和家人吃完火锅后,突然呕吐腹泻不止,而且带血,家人急忙将他送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是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出血,而令年轻且三餐正常的李梓患病的正是幽门螺旋杆菌。

李梓的爸爸这才想起来早在两年前的单位体检时,自己就被告知幽门螺旋杆菌为阳性,但因为身体没有不舒服就没有在意。医生随即也给李梓的妈妈、奶奶做了测试,结果都被查出为已感染人群。

幽门螺旋杆菌有很多条尾巴提供动力,加上特殊的螺旋结构,能很快地穿透微黏膜表面的黏液,跑到适宜生存的地方去。/ 资料图片

“成年人的感染,主要与喜欢在外吃饭有关,而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它又会将细菌传染给家属。”宁波李惠利东部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任辉认为,中国“共餐制”的就餐习惯为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提供了大肆滋生的“土壤”,用嘴含过了的筷子夹了盘子里的菜再夹给其他人,就可能发生感染。

而口对口喂食,咀嚼后喂食,亲吻婴儿口唇,或用大人的餐具、吸管等喂食习惯则让中国儿童从一开始就暴露在极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环境中。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途径。/ 广州消化疾病中心

2006年上海瑞金医院儿科调查了在上海市区和郊区学校就读的学生发现,无症状儿童组中7岁儿童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已经达到了30.91%,在之后的5年,平均年递增3.28%。西方发达国家儿童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则很低,例如法国10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仅为3.5%。

高感染率的背后,胃病危机四伏

感染细菌其实并不可怕,在我们人体内就有数百万个细菌,可以填满一个容量将近两升的水壶,“每个人的身体其实都是各种微生物和真菌的天然游乐场”这句话听起来就像科幻故事里的荒诞说法,但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却让人笑不出来,世上没有一种细菌像它那样能诱发如此多的临床疾病。

有数据统计,将近100%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伴有慢性胃炎;约95%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的胃溃疡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39深呼吸调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除了可以定植在胃黏膜内导致胃部疾病外,还可以定植在口腔和肠道黏膜内中,导致口腔及肠道疾病,除此之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会增加呼吸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但是其中的机制尚未研究透彻。

不同疾病感染高危型菌种的比例。/ 检验医学网

但其实真正引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恐慌的背后原因,是和胃癌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

中国拥有占全球18.5%的人口,却认领了每年全球约50%的胃癌新发病例,这些患者中只有20%的人可以在确诊后活过5年,每天有近1100人被确诊胃癌,每5分钟就有3人在胃癌的折磨中丧生。

医学家们在竭尽所能地寻找胃癌发生的诱因,从目前来看,幽门螺旋杆菌是“最接近答案”的那个,甚至有观点认为63.4%的胃癌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的,“这个数据不能说准确,但在临床上来看,几乎所有患胃癌的病人在得肿瘤后筛查都是HP感染阳性者。”邱海波教授说道。

日本从1982年开始启动针对胃癌的幽门螺杆菌筛查;2013年,开始对筛查出幽门螺杆菌胃炎的人群进行根除治疗。在随后4年间,日本胃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 资料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院士曾多次在公开场合上解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为何能引起胃癌:“胃癌实际上就是一种炎症到癌症的过程,炎症很大程度上就是HP感染而来,但是到了肠化生阶段,我认为就不能逆转了,整个过程中有很多可控因素,HP感染是最重要的一个。”

美国病理学家Correa教授早在1975年就提出了肠型胃癌发生模式:正常胃粘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模式在国际上已经被反复验证并被普遍接受。所以,在1994年,HP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幽门螺旋杆菌列为I类致癌因子,这是首个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可对人类致癌的原核生物。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癌变过程。/ 资料图片

“想要攻克胃癌,就应该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开始”李兆申院士说道。

幽门螺旋杆菌是否要“赶尽杀绝”!

这样看来,幽门螺旋杆菌似乎是个“人人喊打”的坏细菌,最好是尽早发现,杀他个片甲不留,但现实中又并非如此。对于是否要根治,甚至是否要筛查一直存在着争议,从各地的胃癌指南中就可见一斑。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能出现的症状。/ 广州消化疾病中心

39深呼吸查阅资料发现,美国指南(2017 ACG 临床指南)中仅详细要求了那些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导致疾病(除了胃癌,幽门螺旋杆菌还会增加一些其他疾病的发病率)的情况,才有必要去检查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没有对无症状个体出于胃癌担心,而检查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要求。

同样是胃癌低发的欧洲,他们的共识(2016 马斯特里赫特 V 共识)则语焉不详,罗列了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的相关证据,但之后并没有提出具体实施措施。

而胃癌发病率高的日本(2015 京都共识)则态度积极,直接建议成年人普查普治幽门螺旋杆菌,且一旦查出,就应该根除。

而在中国,我们给出的答案就有点儿中庸之道了,是在美国要求的基础之上,再加上胃癌高危人群,建议检查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这其中未必没有诊治成本的考虑,近2周上千元的花费,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医疗负担。

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常见方式。/ 企鹅杏仁

当然,经济成本并非“不杀”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幽门螺旋杆菌被发现还有一些其它的用途,“首先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实就是胃肠道菌群紊乱的一个特例,提示的是人体内环境紊乱,本质上应该调整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而不是只盯着一个幽门螺旋杆菌赶尽杀绝,反而造成体内益生菌群体的生态失衡。”邱海波教授指出。

“其次,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了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可能存在保护作用,比如更不容易患上过敏、降低哮喘的发病风险、降低湿疹的发生率,以及可能预防炎症性肠病的发生等。”邱海波表示,目前经典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案往往需要用到多种抗生素,根除起来才会有好的效果,但如果滥用或者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很容易产生耐药菌,导致多次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不成功,反复多次不成功很容易加重肝肾负担,产生更多疾病状态。

的确,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已深有体会。十几年前,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推荐使用三联疗法,现在更多的是用四联法,多加一个抗生素,原先建议用药一周,现在推荐是10-14天疗法,如果还不注意,将来有可能会出现“五联”,问题更为严重。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 广州消化疾病中心

“根治药物本身带来的副作用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接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医师张岩就亲身体验了根治过程中的种种不适,“每天要吃的药太多了,4种药,早餐前吃两种药,3颗,早餐后吃两种药,4颗,晚餐前重复早餐前的两种,晚餐后重复早餐后的两种,重复吃56次药,一共把196粒药送进肚子里。”

“还有自打吃药起,每天嘴巴里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金属味,就像刚嚼完10000个硬币的错觉,始终萦绕在舌头,吃东西一定胃口都没有,抗菌药还会影响肠道导致拉稀,每天行动范围一定要控制在厕所方圆一百米内,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在儿童用药上,往往得更加小心,邱海波建议只在儿童明确有消化性溃疡的时候才需要药物根除治疗,其它哪怕有消化不良的症状也并不提倡做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因为随着儿童发育、成熟,有部分儿童会自愈(成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出现自愈的可能性极低),并不需要治疗。

目前,如果你并未患上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疾病,或者不是潜在的胃癌高发人群,那么不管如何去选择,都是对的,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层出不穷的研究进展、对幽门螺杆菌分型价值的探索、国家卫生政策的考虑、中外幽门螺旋杆菌致病的差异……还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在未来改变我们诊治幽门螺旋杆菌的推荐。

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防止胃黏膜受损,也许才是更理想的治疗方式。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除专家外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Marshall, B. J., Armstrong, J. A., McGechie, D. B., & Glancy, R. J. (1985). Attempt to fulfil Koch's postulates for pyloric Campylobacter. 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142(8), 436-439.

[2] 张勇, 李锦霞. 有消化道症状儿童幽门螺旋杆菌 现症感染的调查.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2, Vol. 14

[3] 《16岁少年半夜胃出血一查一家四口竟全是幽门螺杆菌携带者》,宁波日报

[4] 刘文忠, 谢勇, 陆红, 等.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 胃肠病学, 2017, 22(6): 346-360.

39深呼吸

扫一扫关注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