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生,7床病人刚刚跳楼了......”

2018-11-13 07:10:11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每一个人终会老去,每一个人都要独自前行,我们除了需要得到彼此的体谅和关爱,自己要做的,要做好的,还有很多很多。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是季节的交替,自然的轮换。

  病房外,下了一夜的雨终于停了,空气格外清新,湿漉漉的地上飘落着的金色树叶,预报着秋天来了。

  突然,监护大厅一片嘈杂,“主任,病人来了,那个7床病人刚刚跳楼了......”

  我大怔。

  原来,是前几天因自服大量安定片在ICU抢救的7床病人,出院有一周了吧,还是选择走向“天国”了?采取如此惨烈的方式,从自家4楼一跃而下......

  病人,女性,71岁,退休医生,主要损伤颅脑、肺部,当然还有多处“粉身碎骨”。

  专科医生们已经看过病人,病情太重了,血压低,出血多,呼吸微弱,关键是病人家属也不同意外科手术等治疗,只是希望我们尽力维持病人生命,等待病人女儿和其他亲属从外地赶回来见最后一面。

  医生护士们一直在忙碌着,输液、输血、包扎、缝合、穿刺、插管,当然,还要擦洗病人满身的血迹和被雨水浸透的污泥。

  她安静地躺着,身上黑色印有红花的短袖绸缎旗袍式长裙已经被雨水、血水、还有泥土“破坏”的不见原型,护士们正在一剪一剪的剪开它。

  我想,这件花裙一定是病人生命中的最爱,否则,她怎么会在初秋这样已经有些凉意的季节里穿着她走向另一个世界呢?

  她花白的有些卷曲的短发凌乱着,血液和泥水已经把头发凝集成团,破损的颜面还在渗血,口鼻腔也有鲜红的血液流出,四肢不同部位肿胀、扭曲、畸形.......即便这样,也能看出病人是一个皮肤白皙,穿戴讲究的知性老人。

  我静静地看着她,用尽脑汁去想象一个70多岁老人,拖着病痛的身体,爬上玻璃窗,从几十米的高空“飞身越下”......

  想起池莉的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是啊,活着多好。

  可是她,还有他,他,他......那些每年因跳楼、服药、割腕、煤气等等住进IICU的病人,他们为什么不想“活着”呢?

  病房里安静下来了,同事打电话,说病人儿子是他朋友,想见见我,了解一下病情。

  我第一次见病人儿子。

  大约40岁左右,大高个,180的样子,非常帅气沉稳,有些内敛,和妻子在首府经营着一家小公司,有个女儿上初中。

  儿子一个人独自坐在家属接待室,我说:就你自己来了? 他低沉、无力而又缓慢地说上次母亲住院,妻子女儿都来了,但是公司事多,不能老休息,女儿也要上学,所以前几天都走了,他留下来想多陪母亲几天,准备这两天回去,谁想成了这样......话语中的无奈、愧疚、悔恨似乎超出了痛苦。

  我介绍了病情,告诉他母亲病很重很重。其实我知道他心里已经非常清楚了,他说见到母亲的那一刻,就知道,这次可能再没有希望了,姐姐和其他亲人已经在往这边赶来,希望我们能竭尽全力,让亲人们最后活着见她一面,我明白。

  我们都沉默了。

  他低着头,时不时用手擦擦眼睛和鼻子,抑制着内心的绝望和痛苦……

  我轻轻问:“上次回去,不是挺好的吗?感觉已经很开朗了啊,怎么还是......”

  儿子打开了话匣。

  “主任,我现在心情真的很复杂,很难受,你说,母亲把我和姐姐养大,我们现在都成家立业了,生活的很好了,不愁吃不愁穿,完全有能力给母亲养老送终,她却要这样走,她心里是有多不想活?我们又是多么不孝顺啊,唉……”

  说着说着,儿子喉咙哽咽,失声痛哭。

  我的心里一阵酸楚,看着年轻人悲痛,愧疚的样子,有些心疼,他们怎样面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怎样面对自己子女的疑惑,又怎样面对世人的看待,此时此刻的他,不仅有失去母亲的伤痛,更有对自己的悔恨,也许会影响他一生……

  我说:“我理解你的心情,不是你们不孝顺,你们已经很努力了,也可能是老人真的不能坦然面对衰老、孤独和病痛,也许她看到你们的功成名就,认为自己可以放心的走了吧,你看过余华的《活着》吗?一个历经沧桑和磨难的老人坚强活着的故事,但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笑对孤独和衰老,而孤独和衰老又是每个人一生一世必经的路程,谁都无法逃避,就像日本作家濑户寂内听的《人生总要独自前行》。”

  儿子听了我的话,似乎平静了许多。

  他继续说着:“母亲以前也是医生,很讲究、有才华,表面看很开朗,但心里还是有点孤傲,喜欢独居,退休以后最常做的事就是在家看电视,看杂志,打扫卫生,把家里收拾的一层不染,以前父亲在时,两人经常出去走路散步,偶尔旅游一下,到我和姐姐家住几天。自从父亲3年前去世以后,母亲就不再愿意出远门了,性格也变得郁郁寡欢。我和姐姐都动员她到我们生活的城市去,她坚决不同意,其实父亲刚去世时也和我们住过半年时间,生活习惯不同,母亲又不愿意麻烦我们,似乎并不是很快乐,当然也不想离开自己的家,所以又回来自己住了。

  老人平时身体倒是很好,有退休工资,有医保,自己生活没问题,但是能明显感受到母亲的孤独和寂寞,我和姐姐每天轮流给她打电话,告诉她一些外面的事情,教她打游戏、玩微信,看韩剧,但她似乎都没多少兴趣,我们也想过母亲可能一个人太孤单了,需要更多的陪伴,可我们也要工作挣钱生活啊!母亲从来没有埋怨过我们,每次都说只要看到我们生活得好,她就很高兴。

  唉……我真的没有想到,实在没有想到,母亲会自杀,会跳楼,而且意念那么坚定。

  上次就是因为腰痛,以前就有这个毛病,又扭了一下,躺床上好几天了,我们因为忙,没有回来,而且母亲也可以起来活动,没那么严重,可能太痛苦寂寞了吧,就把平时慢慢攒的安定全吃了。主任,这个你是知道的,当时,是我照常给母亲打电话,一直没人接,我就叫对门阿姨开门才发现的,平时我们给对门邻居家留了备用钥匙。

  上次出院后,我就想把母亲带走,找个心理医生看看,或者在我们生活的城市给她买个房子......可是她不愿意啊。”

  说到这,儿子哽咽了。

  他说:“昨天晚上,带母亲去吃了她最喜欢的‘臭鲑鱼’,告诉她,公司有事,不能长时间不上班,准备这两天回去了。谁知道,今早,我出去买菜功夫,她竟然......”

  第二天一早,病人的女儿从外地赶回来了,见到母亲的那一刻,哭的伤心欲绝,最后是被医生护士们搀扶着离开病房的。

  后来,病人的情况悦来越差,血压低,尿量也越来越少,儿子女儿最后也放弃了继续救治,说:“母亲既然那么坚定地要去另一个地方,就让她如愿吧......”

  最终,病人安静地去了她想去的世界。

  过了两天,病人儿子女儿来办一些病历手续,我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心里伤感万分,从此,他们与父母阴阳相隔,成了相依为命的两个人。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每一个人终会老去,每一个人都要独自前行,我们除了需要得到彼此的体谅和关爱,自己要做的,要做好的,还有很多很多。无论老人还是子女,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健康大讲堂——腹膜透析病人水盐控制

随着肾病病人的增多,尿毒症患者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究竟是不是得了尿毒症,生命就算走到了尽头?本期健康大讲堂的专家为大家一一解答,尿毒症患者通过透析依然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而现在腹膜透析为广大患者所青睐,究竟腹膜透析病人又有什么方面的注意事项呢?腹膜透析的费用是否如血液透析般高昂呢?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