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药店店员“唯利是图” 好药利润低不推荐

2009-08-05 09:06: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7月29日至31日,记者走访京城多家药店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品牌药都不受店员青睐,反倒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厂药频频被推荐。业内人士指出,这已经成为药店经营的潜规则,关键就是利润在“作怪”。<br><br>

  在柜台式的传统药店,店员执著地要帮顾客“拿主意”;在开架式的药品超市,无论走到哪个货架,都有店员“热情”地追着顾客推荐药品。于是,本来只想买个几毛钱的黄连素治拉肚子,最后却在药店店员的影响下,花30多元买了昂贵止泻药。

  7月29日至31日,记者走访京城多家药店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品牌药都不受店员青睐,反倒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厂药频频被推荐。业内人士指出,这已经成为药店经营的潜规则,关键就是利润在“作怪”。

  调查

  小厂药受青睐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旦消费者提出买药,药店店员就会热情推荐,而推荐的要么就是价格更高的药品,要么就是不知名厂家的药品,有的甚至转而推销保健食品

  7月28日,记者在百世德平价药房,表示想买咳嗽药,店员在问清“有没有痰”后,马上拿出一盒标价25元的咽炎片和一盒标价24.8元的止咳药说:“你这是咽炎引起的咳嗽,这两种药一起吃肯定管用。” 7月29日,在朱鹤堂药房,记者以同样的症状诉求买药,药店店员迅速拿出一标价25.8元的强力枇杷露。当记者表示想买一个熟悉品牌标价10多元的止咳药,店员则表示这个药“效果不好”。

  除了高价药品,不知名厂家的药品也在店员极力推荐之列。7月28日,常营永盛大药房的店员在问了记者症状后,推荐了标价16.5元、海外制药生产的凊咽灵片及15元的嘉事恒大生产的清热解毒口服液。31日,芳草药房的店员向记者推荐12.5元的联盛咳清胶囊,福瑞宏达医药有限公司鼓楼分店的店员则推荐15.9元的山东健民生产的复方川贝母片。当记者表示这些药品生产商没听过时,店员都会不约而同地驳斥记者:“大药厂的药品有知名度还不是全靠做广告,广告费加入药价,价格肯定贵。不做广告的药厂比较低调,但药品好。”

  消费者童大妈致电本报健康热线,倾诉她上次买药的经历:去药店买预防白内障的药,店员马上从柜台里拿出一盒产品,告诉童大妈这个药对于白内障多么管用。童大妈仔细翻看包装后发现没有任何药品标志,却赫然印着“国食健字”。在童大妈极力要求下,店员这才从药品柜台拿出价钱便宜很多的某知名品牌药厂生产的药品。

  品牌药利润低

  记者调查中发现,同一类药物能找到几种,甚至十几种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产品,售价各不相同,最贵的和最便宜的往往相差数倍。其中,除了一两种来自大厂家外,大部分都是“杂牌军”。那么,为什么品牌药不受药店店员待见呢?

  此前有媒体报道,据一位医药代表透露,目前有些药店将药品分为A、B、C、D四个类别。A类为自己代理的品牌或者贴牌品种(即从小厂家进货贴上自己的牌子),这种药品利润达70%到80%。B类为普通品牌,利润在60%左右。C类药品的利润也在40%以上,D类品牌药利润最薄。药店对店员的考核以卖了多少A类药为主,要求顾客来时店员必须先推荐A类药。除非顾客点名要哪种药,否则不主张卖其他品种。

  北京金象连锁大药房董事长徐军曾表示,品牌药毛利润低,但话语权却大得很,折扣很少有优惠,又经常被药店用来打平价,所以一般都是药店里不赚钱的产品。

  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也告诉记者,由于近年来价格风暴席卷了药品零售业,一些品牌药不断降价,利润也一再压缩。既然品牌药不赚钱,用毛利更高的非品牌药替代利润甚微的品牌药来填补利润空缺,成为许多药店的选择。而这部分负责替药店赚钱的药品,就经常出现在店员的嘴里:这个药卖得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有效。

  同名药效果有差异

  与此同时,消费者发现,自己家周围的一些药店里,那些能叫得出名的大品牌很少,店员推荐的往往是不知名厂家生产的同类药。

  对于药店的这种行为,7月31日北京药监局市场监督处一名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对药店店员如何推荐药品无法监管,只要他向消费者推荐的是合法、合格的药品,至于推荐哪种药不推荐哪种药则管不了,消费者只能向消协投诉。

  但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是:撇开利润差距不说,同一类药,药店推荐的那些药,药效真的如店员所说“和知名品牌一样”吗?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著名药学专家孙忠实教授指出,现在同一通用名下,往往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药企生产的药品,虽然都通过了GMP认证,药品质也都是合格的,但实际上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药厂选用普通药材还是上等药材,购买普通辅料还是优质辅料,采用旧技术还是新技术,还是会造成产品质量上的差异,所以消费者应首选知名药企生产的品牌药。

  服务篇

  面对店员推销 自己拿稳主意

  一进药店,面对店员的笑脸相迎、滔滔不绝地介绍各种不同的药品或保健品,是应该充耳不闻不理不睬,还是盛情难却将就买下?

  专家提醒,买药的消费者可以听取店员对药品的介绍,但大主意还得自己拿。同时也要提高警惕,以免一不留神掉进推销员设置的陷阱,多花了钱还不见得买到了合适的药,甚至是买了临近过期的药品。

  听取介绍 自己做主

  有媒体做过调查,患者去药店最不喜欢店员推销高价药,其次不喜欢店员太过热情,追着消费者问“买什么药”。

  孙忠实指出,消费者不必太排斥店员的热情,因为普通消费者掌握的药品知识并不多,而药店销售人员相对来说这方面知识比较丰富,因为药品服务、药品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购药时多听听药师、店员的意见有益无害。不过最后要买什么药,是否要购买还由消费者自己决定。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