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5月18日发布通告,表示新版《地方性砷中毒诊断》(编号WS/T 211-2001)将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2001版标准将同废止。新标准增加了地方性砷中毒的相关鉴别诊断,以增加实践工作的可操作性。
地方性砷中毒又称地砷病,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摄入过量的无机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和/或过度沉着、掌跖角化为主的全身性慢性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已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害病。我国是地方性砷中毒流行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病区居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危害,1992年原卫生部将此病列为重点防治地方病之一。2001年11月原卫生部颁布卫生行业标准《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并于2002年5月正式实施。
2001版标准的发布实施,适应了当时我国地方性砷中毒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对于掌握我国地方性砷中毒的分布、范围、流行程度以及临床分型等工作提供了切实的依据。随着研究的进展和深入的病区实践,发现在掌跖皮肤角化、皮肤色素沉着和脱失等砷性皮肤改变的诊断过程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影响了具体诊断工作的更好落实。此外,与砷暴露和砷中毒诊断相关的其他标准已相继制定和实施。鉴于以上原因,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联合对《地方性砷中毒诊断》进行了修订。
WS/T 211-2015重新修订了原标准适用范围、地方性砷中毒的定义,尤其明确描述了地方性砷中毒诊断基本指标中的皮肤角化、色素脱失以及皮肤病变分级标准,删除了原诊断参考指标中关于周围神经损伤的相关描述。此外,还增加了地方性砷中毒的相关鉴别诊断,以增加实践工作的可操作性。
新版标准充分征求和采纳了我国地方病防治领域相关专家和各省区多年现场工作者的意见,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更适合我国地方性砷中毒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