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权威发布 > 正文

专家社区坐诊遇冷 帮扶社区应“对症下药”

2011-06-20北京青年报

核心提示:为提升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济南市从2009年开始推进医学专家进社区工作,要求驻济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定点帮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为提升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济南市从2009年开始推进医学专家进社区工作,要求驻济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定点帮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由于宣传不到位、医生专业限制等原因,坐诊专家大多在社区遭遇“冷板凳”,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有关专家认为,帮扶社区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才能使社区居民得到更多实惠。

  专家社区看病等不到几个病人

  每周一上午是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医生王霞英在济南槐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的日子。尽管依托企业医院成立的槐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齐全,就诊患者也较多,但来自省级医院、医学博士出身的王霞英面前却没有几位病人,反倒是她对面的社区医生桌前围满了人。

  “我在省立医院每天门诊量有四五十人,但在这里坐诊半年时间了,通常只有五六个病人,最多时也就10个左右。”在大医院习惯了忙碌,王霞英有些不适应,“有时觉得自己在这里发挥不了太大作用。”

  在解放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的济南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李大夫也有着同样的感受,“我在医院一天能看30多个病人,而在社区一天也等不到几个。”

  槐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印戈告诉记者,作为定点帮扶单位,山东省立医院目前有6名医生在他们中心轮流坐诊,但情况都和王霞英差不多。

  记者从济南市卫生局了解到,2009年,济南市开展了“落实卫生强基工程 推进医学专家进社区”动,济南48家驻济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与12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

  专家坐诊社区缘何受冷?

  专家进社区坐诊原本是好事,为何却受冷遇?“大医院的专家背是一个团队,有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治疗手段支撑,到了社区,等于是单兵作战,难以发挥出他们的长处。”张印戈认为,与大医院相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简陋、条件有限,一些检测和化验没有办法做,影响了他们在社区的工作。

  同时,宣传不到位,群众认可度不高也是专家坐冷板凳的原因之一。此外,缺少沟通、派驻专家没有针对性,也是专家进社区存在的问题之一。

  帮扶社区还应“对症下药”

  在记者采访中,很多长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认为,帮扶社区的政策是好的,但只有从服务社区角度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真正将政策落到实处。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社区卫生管理科主任曹卫平说:“社区需要的是全科医生,在这方面中医应该更具优势,而且中医诊断病情靠的是望闻问切,对于一些医疗检测设备的依存度不是很高,多派一些中医方面的专家进社区应该更符合实际需要。我们医院所辖的段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两位退休中医专家轮流坐诊,很受群众欢迎。”

  而除了坐诊,有关专家认为,双向交流、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等,都有利于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同时也可以加强宣传、让专家真正贴近社区群众。

(责任编辑:姚青 实习编辑:伍泳娴)

热点资讯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0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