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口服技术助长 国产银杏叶制剂市场竞争激烈

2008-11-13 14:06: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前几年,靠现代化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双管齐下,进口银杏叶制剂在国内银杏叶制剂市场占据了主要份额,尤其是银杏叶注射剂销售额一路领先。但在国内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后,目前已经逐渐扭转了洋药主导市场的局面。在2007年国内医院中,进口银杏制剂仅占有5.16%的份额,而国产品银杏达莫注射液占了46.32%,舒血宁注射液占了36.95%,国产口服银杏叶制剂占了11.47%。

  前几年,靠现代化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双管齐下,进口银杏叶制剂在国内银杏叶制剂市场占据了主要份额,尤其是银杏叶注射剂销售额一路领先。但在国内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后,目前已经逐渐扭转了洋药主导市场的局面。在2007年国内医院中,进口银杏制剂仅占有5.16%的份额,而国产品银杏达莫注射液占了46.32%,舒血宁注射液占了36.95%,国产口服银杏叶制剂占了11.47%。

  国内竞争白热化

  在我国医院市场中,银杏叶制剂已是现代中成药中十分抢眼的品种,牢固地占据了医院市场的一席之地。有统计分析,2005年,国内医院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用量已达4450多万瓶(盒),2006年增长到6345万瓶(盒),2007年用量已达9100多万瓶(盒),同比上一年增长了44%,3年平均增长率为42.12%。

  在医院市场用药金额的强劲增长下,2006年国内医院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用药金额也比上一年增长了25.75%,2007年又比上一年增长了43.52%,总金额超过了30亿元。分析2006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四季度国内医院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用药金额走势:2007年第二季度用药是一个峰值,而其他各季度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

  2007年,国内医院银杏叶注射剂总体用药规模占据了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的86.48%,同比上一年增长了55.97%,比2006年的增长率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也是神内科、心脑血管科室用药名列前茅的品种。至2007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发的舒血宁注射液共有9家,银杏达莫注射液为5家。

  在国产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的大举进攻下,进口药物所占据的份额却逐年减少,国内医院银杏叶提取物制剂进口品牌在用药中的比重已从2004年的12%下降到2007年的5.22%。随着行政保护的失效,德国威玛舒培大药厂的金纳多近几年的用药量已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口服剂技术助长

  近两年,银杏叶提取物口服释药技术发展较快,临床应用的口服制剂已有银杏叶片、银杏叶分散片、银杏叶胶囊、银杏叶软胶囊、银杏叶丸、银杏叶滴丸、银杏叶颗粒、银杏露、银杏叶酊、银杏叶口服液等10个剂型。由于使用银杏叶制剂所需疗程较长,故其市场用药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2007年,国内医院银杏叶提取物口服制剂占据了银杏叶类药物的13.50%,同比上一年用药增长了11.16%;在诸多剂型中,仍以银杏叶片剂、银杏叶胶囊和银杏叶滴丸居前3位,占据了口服制剂的98.62%的份额。

  据悉,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约90家银杏叶提取物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银杏叶提取物(EGB)总产量在100吨左右,比上世纪末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由于目前SFDA颁发的生产批文仅为上海杏灵科技药业的中药原料药银杏酮酯,其他只作为银杏叶提取物生产,产品部分用于出口和作为口服制剂的上游产品。据国内医药商业部门统计的数字,目前适合中国药典标准、可用于生产银杏制剂的国产EGB年销售量仅30多吨。而且国内高端产品还需采用进口原料药生产。

  2007年,供应国内样本医院的银杏叶提取物口服剂的厂商有34家,约占持有生产批文企业的35%,江苏扬子江药业的依康宁、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的百路达、贵州信邦制药的银杏天宝依次排在前3名。依康宁占据了银杏叶提取物口服制剂用药金额的33.15%,其中增长率最高的是浙江万邦药业的银杏叶滴丸剂,2007年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01.79%。但是也有几个知名品牌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如德国威玛舒培大药厂的金纳多和深圳海王药业的银可络。

  前景预测

  近几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银杏叶制剂用药有了快速增长。银杏叶制剂虽属神经系统药物,但实际上在促进循环系统的血小板活化、抗氧化作用、抗衰老功能、抗老年性痴呆和眼部视网膜病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也被视作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双跨性治疗药物。通过对近几年产品及市场分析研究表明,银杏注射剂市场份额处于上升趋势,而且增长势头不减。而银杏内酯B单体注射液作为新产品进入市场后,促进了整个市场规模的扩大,也将导致银杏注射剂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相对来说,银杏口服制剂总体市场份额增长较慢。一些新开发的口服剂型,如分散片、丸剂、颗粒剂和滴丸等由于上市时间短,其市场规模还不能和片剂、胶囊剂相提并论。但在同质化严重的银杏口服剂型中,新剂型有可能脱颖而出。目前市场的主要障碍是:医院内使用银杏叶口服剂均是上市多年的老产品,其品牌知名度都很高,而且竞争格局已维持多年,不会轻易被打破。也许正是考虑到这些情况,很多口服剂型转向零售市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分散片、滴丸和软胶囊将是极具竞争力的剂型,医生患者对其药物疗效寄托着较大的期望。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