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朱恒鹏直言:“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绝对是个错误的制度!”
卫生院长为何自己开药店
虽然一样可以拿到药厂的回扣,但与大医院相比,肯定不多
提建议
医生只开方不卖药让患者拿方子到药店买
这样的话,医生开方就与利益无关了,而想和药店联合拿回扣很困难
堂而皇之招标采购的药,却暗含60%的回扣,百姓看病贵问题该如何破解?
朱恒鹏说:“我们一直倡导的医药分开,其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医药分开,医院不卖药,就要提高服务价格,比如普通医生的挂号费可能涨到100元。还拿上面提到的感冒患者为例,医院赚了100元挂号费,医生告诉患者:“不用吃药,回家睡觉吧。”这样,患者不用买300元的药,医院也赚了钱。但是,政府不准提高挂号费。
而且百姓最担心的是,即使挂号费提高到100元,但医生还给开300元的药,怎么办?“肯定会这样,所以要配套改,在挂号费、服务费提高的同时,不让医院卖药,患者拿着方子到药店去买。”朱恒鹏说,这样的话,医生开方就与利益无关了,而想和各药店联合拿回扣,是很困难的。
实行“费用包干制”看每样病都有固定价格
你给开两卡车药,患者也花300;你不给患者吃药,也是300元
朱恒鹏说,降低医疗价格,还可以在医疗保险付费方式上进行改革。现在看病,医疗保险按项目付费,患者做了什么检查、吃了什么药,就报什么钱。“多做一项检查多报一项,多开一种药多报一项,这是变相鼓励医院多检查、多开药,这方法不好!”朱恒鹏建议实行“费用包干制”,比如感冒患者,也别管是专家看还是博士看,也别管做什么检查,看一次感冒就是300元标准。你给开两卡车药,患者也花300;你不给患者吃药,也是300元,只要把病看好就行。
“这种方法对患者来说,负担没有增加;但对医生来说,肯定就不多开药了。”朱恒鹏说,医生肯定是开药越多赔得越多。
他建议,包括生孩子、阑尾炎手术等,都可以实行这种包干付费。比如将阑尾炎手术定在一万元,患者住三天院也是一万元,住一年院也是一万元,所以医生希望患者赶快好起来。
门诊按人头付费一年就可一家医院看病
把医保账户的钱划给医院,然后不管吃什么药、做什么检查,都不再花钱
除了“单病种包干制”,他还提出了“门诊人头付费制”。
假设职工甲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上有1000元钱,让他在长春随便选一家医院,一年内所有的门诊都在这家医院看,医保账户的1000元就划给这家医院。他去门诊看病,不管吃什么药、做什么检查,都不再花钱。如果甲这一年看了100次门诊,花了总计1500元,那医院就得担500元;而乙也选了同一家医院,也划了1000元钱,但一年没得病,医院就赚回来了。
“患者不必担心医院服务不好,因为如果不好,明年就可以换一家。”朱恒鹏说,这样钱跟人走,医疗市场就会出现良性竞争。
那如果大家都选大医院怎么办?朱恒鹏说:“有办法啊!”1000元只是人头费,允许各级医院收挂号费,医院自行决定。像社区服务中心就可以不收挂号费,以此吸引患者。
门诊药费也可以不完全免费,患者付30%、医院担70%,这样医院不能多开药,患者也不会乱用药。
取消集中招标采购同时取消医院药品加价率
让医院自己买药、自己定价
朱恒鹏建议,取消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同时取消医院药品加价率,让医院自己买药、自己定价,当然可以规定最高零售价。
同时,所有连锁药店都给医保定点资格,让患者在医院、在药店都能报销。但出台监管规定:如果药店与患者联合套取医保资金,那么三年内,取消这家药店所有连锁门店的医疗定点资格。
“如果患者在药店买药也能报销,医院的药是维持不住高价的。”朱恒鹏说。
公立医院院长任命不该由卫生局负责
既是家长,又是裁判,它当然偏向儿子了
“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就是必须让卫生局退出医院的行政管理。”
朱恒鹏的意见是,公立医院不归卫生局管,卫生局只监管整个医疗行业,不再负责院长任命等事项,打破卫生局与公立医院是一家的局面。
“这种局面不公平,卫生局总是维护医院的利益。”他说,卫生局的定位应该是医疗服务市场的裁判。
“但现在不是,卫生局既是公立医院的家长,又是医疗服务市场的裁判,儿子(公立医院)在市场上和民营医院踢球,它当然偏向儿子了。”
(责任编辑:黎颖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