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观察 > 正文

老百姓口中的药,心中的国家信誉

核心提示: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实施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三个文件。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307种基本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

  老百姓口中的药,心中的国家信誉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实施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三个文件。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307种基本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启动,以期解决长期诟病的药价虚高的问题。这“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的决心和信心”决策,以国家的信誉为老百姓举荐药物,成了最大的亮点。但从民生政策走向民生福祉,给老百姓荐药的国家信誉,如何能确切保证老百姓吃到价格合理的良心药?换句话说,在老百姓眼中,国家信誉这个虚幻词语究竟包含着什么实际的利益?

  春秋国,各诸侯国之间为“结盟”或“互不侵犯”,流行互嫁互娶或交换人质。比如秦国保证不侵犯燕国,拿什么让燕国相信呢?于是就有秦王把公子作人质送到燕国抵押这类实例。这就是说,国家信誉的落实,不是空口说说而已那么简单,是要有保障机制的,是需要有东西抵押的。

  家天下可以用王子、公主做最大的“信誉抵押物”,但现在保证老百姓用上物美价廉的药品的国家信誉,拿什么作为抵押?基本药物目录制定过程中产生的那套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合理使用、价格管理、支付报销、质量监管、监测评价的制度?

  如果这一制度就是国家信誉的保障机制,那么三鹿奶粉事件又该如何解释?记得当初三鹿毒奶粉事件中,最受质疑的就是国家免检产品这一标志。而这标志的背后就是国家信誉。同样,当初也有一套很完善的国家检验检测制度。

  原本人们不应怀疑国家信誉,因为国家信誉是社会相互信赖的保障。人们基于对国家信誉的尊重,在日常社会活动中国家信誉成了一种依托。但不得不说的是正是国家信誉作保证,才使三鹿带着国家信誉的光环卖出“问题奶粉”,最终导致无辜的受害者因食用“问题奶粉”而惨遭其害。

  那么国家信誉如何能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重蹈覆辙呢?我并不是制度怀疑论者,我也丝毫没有轻视国家信誉的意思。但在这看似完美制度的中间,基本药物目录中的307种药品,如何成为医生给患者的最优选择?要知道,进入目录的药物是制药企业和卫生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而吃药是医生和患者之间事情。在这两层关系没有产生交集的基本药物目录中,能保证老百姓能够使用到物美价廉的药物的国家信誉,是不是老百姓看来有些飘渺?

  怎么样才能让老百姓贴身感受到国家信誉的真实存在?除了在实施这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所涉及部门摒弃部门或者个人利益,从良心出发,把医改按照公益事业进行下去,还有就是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拿出盐城法院那种把污染按照投毒处理的魄力,加大对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出现不合规的惩处力度。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公布的基本药物目录,只是一个小目录,涉及公立医院改革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其他部分)》还是“闺阁待嫁”。在公布之前,应让群众广泛参与进去,谋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和医改的最优化。如此而来,人们才会对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的国家信誉,就会像对待国家银行一样信任。套用一句俗语,老百姓口中吃进去的是物美价廉的药,心中流出的是凝聚了社会信任和信心的国家信誉。

(实习编辑:郑文浩)

热点资讯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0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