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观察 > 正文

国产新抗菌药能否领跑市场?

2009-06-09

核心提示:经过10余年攻关,中国科学院宣布,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玉社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氟喹诺酮类抗菌新药——盐酸安妥沙星。

  在发达国家,新药研发的主体是企业,新药的研发是以市场为最终目标。但在我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新药研究主要由大专院校和国家的科研院所来承担。在盐酸安妥沙星的研制路上,企业扮演着重要作用。2001年,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接受盐酸安妥沙星专利转让,并开展三期临床研究,产研结合,加速了产品研发上市的步伐。

  事实上,新药的研制一直是我国制药界的“心病”。目前国内市场上九成是仿制药,上游产业链条创新性不足,药物市场低水平重复建设,研发水平整体低下。我国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整体还不到销售收入的1%,远远低于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的制药行业,有这样一个尴尬的事实:迄今为止,我国开发的获得国际承认的创新化学药品只有两个:青蒿素和二巯基丁二酸钠,其他的绝大部分化学药品都是仿制药,在800多种化学药品中,97%以上是仿制的,包括生物技术药品在内,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寥寥无几。

  反观世界,新药的研发是各个跨国制药企业保持其竞争力的核心。上世纪,一些耐青霉素的致病菌(如金葡菌、绿脓杆菌等)曾对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从而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上世纪90年代,辉瑞、拜耳等著名制药巨头主动出击,加速开发可对付耐药菌株的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结果一大批新药在上世纪90年代面世。即使是1987年成功独立合成出环丙沙星的德国拜耳公司,继续投入巨资研制新型氟喹诺酮药物摩西沙星,并拥有数项合成氟喹诺酮类药物分子的化学专利。

  盐酸安妥沙星的问世,标志着在份额巨大的抗菌药市场上有了“中国”标签。有关专家指出,新医改将会释放医疗需求,药品销售市场将会走高。同时国家实行重大新药专项,中央和地方投入数百亿元,给创新药物研发以持续支持,将使得中国医药企业面临着很好的机会,在产品创新和体系升级上积极转型,还会有更多的新药填补空白。

  (实习编辑:陈玉梅)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热点资讯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0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