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全国各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特别是吉林,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蓬勃发展。
广东:2003年,广东省获得科技部批准并启动组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广东)基地”。广东省现有各级中医药科研机构11所,科技专业人员900余人,已建成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15个。2008年广东中药产业总产值218.98亿元,销售额97.23亿元,利润16.47亿元,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224%、247%和258%。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有力保障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近年来广东省中药产业不断稳步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四川:四川是科技部1998年批准组建的全国第一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也是唯一由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共建的中药基地。2008年四川省中药工业产值达到178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中药工业的比重达8%,45家中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上亿元。 四川基地于2009年5月通过科技部验收,作为全国第一个基地,为我国中药现代化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贵州:2001年科技部确定贵州省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2005年在全国率先通过科技部验收,成为全国第一家正式挂牌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截至2008年底,贵州省现有中药材种植品种达114种,总面积188万亩,已建立了41个中药材品种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以中药制药业为主的贵州省医药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3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22.3亿元,以年均18%左右的速度递增。今后一个时期,贵州省将围绕把中药现代化产业培育成后续支柱产业的目标,让中药现代化产业在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云南:2007年,基地第一期建设通过科技部验收,云南省获得“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正式授牌。基地建设对云药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云南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2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96亿元,年均增长22%。至2008年,国家财政经费投入近3亿元,省级财政经费投入5亿多元,带动社会投入50多亿元。云药产业已成为云南省发展最快的重点产业之一。目前,云南已建设了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20余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
宁夏:2000年经科技部批准宁夏成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中药材(宁夏)种植基地”。基地建设坚持“突出特色、形成规模、做精品种、确立基地优势”的指导思想,构建起了种质研究与种子种苗生产、规范化种植与质量控制检测、野生资源调查监测与修复培植、技术信息服务与市场销售网络四大药材基地建设科技支撑体系,中药材基地建设已由科技示范转变成为到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发展的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上来。
(实习编辑:马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