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观察 > 正文

中国CRO进入蜜月期

2009-11-10

核心提示:随着跨国药企正在寻求将更多的药品在中国这一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国家销售以及降低研发成本,中国本土为制药企业开展外包研究的公司将驶入快车道。这种合作研发组织(CROs)负责承担大型制药企业所有阶段的研发工作——从发现能作为药物的化合物、开展动物实验甚至进行涉及上百人或上千人参加的不同疾病的费用高昂的临床试验。

  从化学至毒理研究的超越

  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的CRO公司关注的焦点是利润相对较低的诸如生物和化学领域,包括从化合物筛选至确定这些化合物是否具有成为药物的潜力。这些CRO公司也会生产用于仿制药的原料药。

  但如今,中国的CRO公司越来越多的,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外国的,正在进入药物开发链条中利润更高的环节中去。这些环节包括了诸如毒理研究、动物研究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等药物临床前研究。

  Charles River公司的首席执行官James Foster估计,2010年毒理学研究需求将显著上升。他在一次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所有我们曾经在美国和欧洲做过的业务,最终也能在中国开展。”他的公司今年1月刚刚在上海设立了一个新的承担新药临床前研究的公司,目前正在计划在中国设立第2家公司。

  “中国每年的毒理研究市场将达到2000万美元,毒理研究主要是借助于动物,在药物研究的早期发现其严重的副作用。这一市场在接下来的5至7年,将达到2亿美元,”科文斯公司首席执行官Joe Herring如是说。他表示,今年,科文斯在中国的CRO业务将实现盈利,2010年收入将翻番。

  由于灵长类动物供应充足,在中国开展动物实验非常有利,在中国和美国都设有分公司的生物CRO公司Genscript的首席执行官张丹如是说。

  为了获得中国药监部门的快速批准,并将现有药品销售到中国去,跨国制药公司需要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辉瑞公司战略和业务发展部资深负责人Ronny Krishana表示,在这种情况下,2010年,辉瑞公司将计划在中国与超过500家医院、2000名医生进行合作至少开展135项临床试验。Krishana说:“近年来,我们在中国临床试验上的投入显著增长。” 尽管具有增长潜力,Frost & Sullivan公司的Gopinathan同时表示出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担忧,目前获得国际认可的CRO公司不多,中国的临床试验审批时间比较长,将不利于中国CRO市场的增长。

  尽管如此,中国的CRO公司正在朝着药物研究中更复杂和更有利可图的阶段迈进。

  “中国的CRO行业将帮助中国建立一个新的品牌,以创新和质量而闻名于世,到那时,‘中国制造’将再也不是生产廉价产品的代名词,”总部位于上海、主要从事CRO业务的桑迪亚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王晓川如是说。

(实习编辑:马丽诗)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热点资讯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0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