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是什么原因把脆弱的年轻人推向了自杀深渊?

2019-10-25 00:00:03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年轻人自杀率居高不下,或与这些原因有关!

  近年来,自杀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隐患,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更令人心痛的是,自杀正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年轻人自杀率逐年增长。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年轻人的心灵如此脆弱呢?概括来看,造成年轻人自杀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如难以融入社会、工作繁重和职场欺凌)、学业压力大和心理素质差等。英国、奥地利、美国和瑞典学者近期的研究成果揭示出了更深层次的原因。

  

  01 同龄人欺凌导致心理防线崩溃

  英国华威大学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等机构的心理学家发现,如果青少年在家里和学校受到过兄弟姐妹和同龄人的欺负,那么他们在二十多岁出头的时候有抑郁症、自残行为和自杀意念的可能性要高出很多。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Frontiers in Psychiatry 》(精神病学前沿)上。

  研究人员从“英国埃文河亲子纵向研究(ALSPAC)”中选取了数据资料,这是一项前瞻性出生队列研究,居住在英国埃文河流域的孕妇获邀参加这项研究。这些孕妇所生下来的后代中有3,881人在12岁时报告了他们是否存在被欺凌的经历,在24岁时评估了他们的抑郁、焦虑、自杀意念和自残行为。

  研究人员采用了挪威卑尔根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Dan Olweus编制的欺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兄弟姐妹或同龄人是否向受害者说过脏话或伤害感情的话、完全忽视他们的感受、对受害者有拳打脚踢的行为和编造关于受害者的虚假谣言等。

  在受访者中,有31.2%的人受到过朋友和兄弟姐妹的欺凌。在这些受害者中,有15.1%的人在24岁时被诊断为临床抑郁症,35.7%的人有自杀意念,16.1%的人有自残行为,还有4.9%的人有自杀企图。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考虑了童年的一系列混杂因素后,在青少年时期被兄弟姐妹和同龄人欺凌过的受访者在成年早期患上临床抑郁症的可能性高出了91%(OR = 1.91; 95% CI: 1.33~2.72),有自杀意念的可能性高出了52%(OR = 1.52; 95% CI, 1.16~1.98),有自杀性自残行为的可能性高出了120%(OR = 2.20; 95% CI, 1.36~3.58)。

  这一发现的实际意义和临床意义在于,父母和医务工作者应当认识到,孩子在童年时期受到兄弟姐妹和同龄人的欺凌可能导致持久的不良心理健康结局。通过提供心理教育项目,帮助父母及早识别孩子受到欺凌的早期预警信号,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和培养积极、稳定的同龄人关系。

  02 因自身弱势饱受歧视

  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发现,在青春期智力测试中得分低和情绪控制能力差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自杀和企图自杀的风险更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Psychological Medicine》(心理医学)上。

  研究人员选取了在1969年至1970年间应召入伍的48,738名瑞典男性,他们当时的年龄在18岁至20岁之间。瑞典的征兵过程包括对适龄男青年进行身体和医学评估、智力测试、与心理学家的面谈,以及完成涉及社会背景、心理和心身问题、调整适应能力和使用药物等方面的调查问卷。

  这些男青年接受了一系列的智力测试,包括语言能力、逻辑归纳能力、视觉空间能力和技术理解能力。各项分测试的得分转化为一个整体得分,他们的分数在82分至126分之间,研究人员将他们划分为5个等级(低于82分、82~95分、96~110分、111~126分和126分以上)。

  对这些男青年情绪控制能力的评估是通过一名受过训练的心理学家进行的半结构式访谈进行的。面试的总体目的是衡量应征者是否适合服兵役,包括对精神压力的承受能力。访谈持续20~30分钟,他们的得分由低到高被分成五类,从很低到很高。

  研究人员使用死亡信息和出院登记簿来确定1973年至2008年期间的自杀和企图自杀案例。在整个随访期间(1973年至2008年),有1,725名男性(3.5%)发生自杀行为事件(493人完成,1,232人企图自杀)。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智商最高的人相比,智商最低的人死于自杀或有自杀企图的可能性要高出6.29倍。类似的,与情绪控制能力最强的人相比,情绪控制能力最弱的人有自杀行为的可能性要高出6.64倍,如表2所示。

  对于智商低的男性来说,这种很强的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保持不变。然而,在青春期时情绪控制能力差的男性在上了年纪后自杀的可能性降低了。

  虽然研究人员对其中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先前的研究表明,智商较低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通常会面临更多的社会经济困境。例如,智力与教育成功密切相关,没有高学历的人更有可能最终陷入社会经济地位低下或失业的境地,这就增加了他们自杀的可能性。相比之下,智商高的人社会适应能力强,这就提高了他们面对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应变能力,从而防止自杀行为。

  因此,有必要向弱势人群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任何人都不应因自身弱势而陷入心理如此脆弱的境地,以至于自杀似乎是唯一的出路。对情绪控制能力差、自杀风险特别高的年轻人可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03 别让常用药物成为帮凶

  美国全国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往往服用了一些常见的家用药物,如布洛芬或抗抑郁药。此外,通过服药自杀的青少年案例在农村地区更常见,尤其是在学年期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linical Toxicology》(临床毒理学)上。

  这项研究考察了2000年至2018年期间美国10岁至25岁儿童和年轻人蓄意自杀的发生率和结局。在这19年的时间框架内,有超过160万起蓄意自杀案例报告给美国中毒控制中心。大多数案例为女性(71%),涉及药物的占到了92%。

  所有年龄组中最常见的两类药物是非处方药(OTC)止痛药,如扑热息痛、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其次是抗抑郁药、安眠药、抗组胺药和抗精神病药。

  在少儿(10~12岁)和青少年(13~15岁)这两个年龄组中,治疗多动症的药物最为常见,它们的风险最高,后果也最严重。阿片类药物仅占严重医疗结局病例的7%。

  此外,人口稀少的地区(农村)报告的病例数较多,结局也最严重。社会隔离加剧、耻辱感重、容易获得结束生命的致命手段和缺乏适当的精神卫生资源可能在这一差距中发挥了作用。相比于学年期间(9月到6月),非学年期间(7月到8月)报告的病例数较少;这与孩子上学期间的学业压力大有关。

  由于年轻人很容易购买到非处方止痛药和抗抑郁药,许多家庭没有采取预防措施来安全地储存这些药物,这就存在很大的隐患,被有自杀企图的青少年所利用。健康专家建议父母经常询问学业压力大的孩子是否有结束生命的想法。即使是常用药物,也应该放在远离孩子视线的地方,最好放在上锁的柜子里。出售这类药物的药店也应当受到严格监管。

  家长、教师及监护人应当及早注意孩子的精神健康状况,并在学年内给予更密切的关注,因为在这段期间,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及早识别出预警信号,有助于为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青少年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Slava Dantchev et al. The Independent and Cumulative Effects of Sibling and Peer Bullying in Childhood on Depression, Anxiety, Suicidal Ideation, and Self-Harm in Adulthood,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2019). DOI: 10.3389/fpsyt.2019.00651

  [2]Hansson Bittár N. et al. How intelligence and emotional control are related to suicidal behavior across the life course, Psychological Medicine 1-7, October 9, 2019, DOI: 10.1017/S0033291719002423

  [3]Henry A. Spiller et al., Suicide attempts by self-poiso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mong 10–25 year olds from 2000 to 2018: substances used, temporal changes and demographics, Clinical Toxicology.DOI: 10.1080/15563650.2019.1665182.

  [3] Mantovani S, Smith SS, Gordon R, et al. An overview of sleep and circadian dysfunc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018;27(3):e12673. doi: 10.1111/jsr.12673.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