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美国首都艾滋病泛滥 感染率甚至超非洲国家

2012-06-19 08:20:00网易探索
栏目关注:

  抗击艾滋病:从国外到国内

  2005年,哥伦比亚特区迎来了一个转折点,政府聘请了前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部长Marsha Martin,他曾出访世界各国,研究它们的防治知识。而后,特区又请来曾经在非洲磨练过的艾滋病专家。现在,哥伦比亚特区的防治工作由George Pappas来领导。

  “PEPFAR计划给非洲和亚洲的国家来了科学的解决方法,这些解决方法完全是建立在数据之上。现在,你可以说我们是‘出口转内销’。”Martin说。“我们到外面转了个圈,现在回来解决国内问题。”

  或许,对华盛顿的艾滋病抗击影响最大的是Martin的继任者Shannon Hader,她曾出任美国疾控中心的津巴布韦项目主管,以及PEPFAR计划的高级科学顾问,后来她成为哥伦比亚特区艾滋病管理处主管。

  “在国外亲眼目睹了这么多巨大的转变和成功案例之后,回来却没有看到国内取得多大的进步。这非常烦人。”Hader说。“我们需要让每一个人都意识到现在的情况不妙。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是时候向前一步走了。”

  Martin和Hader的主要合作伙伴是Alan Greenberg,他是Hader疾控中心的同事,现在是乔治·华盛顿大学流行病与生物统计学教授。2007年下半年,哥伦比亚特区的艾滋病管理处发布一份报告,对本地艾滋病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数据。这是五年来第一次发布这样的报告。

  这些新揭露的数据显示,受艾滋病问题困扰的主要是非洲裔美国人社区,依照这些信息,Hader告知相关组织部门需要改变策略。她希望他们可以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整个东南区的非洲裔美国人社区,而不仅仅是国会山南面的安那卡斯迪亚河地区。她同时要求他们在国会山附近的社区开展更加积极的外展工作。

  这些治理理念,很多都是受到非洲经验的启发,开始在哥伦比亚特区仓促的开展贯彻起来。这些组织决定与诊所和医疗服务中心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保证任何人一旦被检测出HIV显阳性,即可马上接受治疗。同时,他们与宗教领袖合作,让宗教领袖在布道传教时,增加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堂和教会甚至开设“检测日”,方便教区的信众——或是社区里的任何人——前来参加HIV检测,以了解自己的状况。

  他们也与八个医院中的六个订立了新协议,根据协议,医院将会默认自动为所有病人提供HIV检测,除非病人拒绝参与。各类组织开始培训更多的外展工作人员,然后把他们派遣到行人密集的地方去,譬如地铁站外。而最近,他们开始在车辆管理局的地盘常驻,向行人派发杂货店的礼品卡,以鼓励行人参加HIV检测。

  2006年,哥伦比亚特区共有42000人参加HIV检测。

  2010年,110000人参加了检测,足足增长了261%。

  其它令人振奋的迹象是:整个特区2010年新增HIV感染人口降至的825人,而此前一年增长了861人,同比减少了4%;2009年仅有75%的艾滋病病人接受治疗,而2010年增长至84%;与此同时,在这些接受治疗的病人当中,无法检测病毒载量的病人增加了三分之一——大大减少了向其它人转播病毒的可能性。

  尽管如此,哥伦比亚特区在抗击艾滋病问题上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能充分肯定局势被扭转之前,政府希望看到好转的迹象持续下去。“如果要肯定HIV感染率已经大大下降,我们还需要看未来几年的统计数据。”Greenberg称。

  前进的绊脚石

  今天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许多初级保健医生拒绝为病人定期检测HIV,另外两家医院也没有提供日常的HIV检测。据估算,哥伦比亚特区大约有20%的艾滋病病人不知道自己的状况。年轻的男同性恋者和非洲裔美国人的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同时,特区仍然需要阻止更多的人中断治疗。

  “在让病人接受治疗方面,我们的确做得很好。”特区现任的艾滋病管理处主管Pappas说。“但他们不会长期接受治疗,而是常常中途而废。而他们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而停止服药。”

  而这些理由正反应了艾滋病抗击工作的难度之大。被检测出HIV呈阳性的人当中,一些人无家可归居无定所,一些是酗酒者和瘾君子。但也有它原因,比如病人害怕自己的艾滋病问题被身边的人发现。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美国:艾滋病疫苗试验招重创

对艾滋病疫苗研究领域来说,这是一场灾难性的打击,因为默克的疫苗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艾滋病疫苗。艾滋病疫苗试验网络发言人莎拉·亚历山大说,对制药业来说,这是一个悲哀的日子,因为默克公司的疫苗已显示,它能够激发免疫系统。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