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百年不遇”!这个乳房肿物太大了

2019-02-12 07:15:16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祈祷!

  2月11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就迎来了一台惊心动魄的手术:为一名66岁的患者成功切除了巨大的乳房肿物,经测量,肿物大小为26*22*12cm,重达5公斤,剥离后的皮肤创面达40*50cm。

  虽然成功切除了肿物,并且目前病人情况稳定,但北大人民医院乳腺中心王殊主任却在电话中向《医学界》表示:“病情发展到现在才来看病,不管从哪个意义上讲,都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病例,一个成功的病例,我们希望能够在早期、瘤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就给予一个根治机会,而这个病例的救治,完全是一次‘非常规’的医疗。”

  “百年不遇”的乳腺科急诊

  2月10日晚,病人因肿瘤破溃出血而被送到北大人民医院。根据医院提供的信息,病人躺在那里,脸色如白纸,左侧乳房已经接近足球大小,除了散发出一股股恶臭,还有鲜血从溃烂的创面不停地往外喷。

  “我们换药的时候,血像喷泉一样涌出来,血柱有几毫米粗,非常吓人,像开了个水龙头一样。”王殊主任介绍,“我们科里医生在讨论这个病例时还说,这真是乳腺科百年不遇的急诊,因为乳腺科的肿瘤急诊病人真的很罕见。”

  如此巨大肿瘤,在临床上被称为“不可切除肿瘤”。王殊主任解释:“如果是乳腺癌的话,我们要先看全身是否有转移,如果没有全身远处转移,还有机会做局部根治,先用药物把肿瘤缩小到相对能够做根治手术的大小范围,再做手术,哪怕缝合不上,还可以做植皮,但通常会先采取系统的治疗方案,但这个病人是因大出血被急诊收住院的,再不手术止血就要危及生命了,所以只能先做手术保命。”

  11日上午11点48分,巨大的乳房肿物被切除了,病人的命被保住了,病人家属频频向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表达感谢。但刘殊主任心里并不轻松,因为她很清楚,这次手术主要是为了为病人保命,从治病的角度来讲,这并不是一次规范的乳腺肿瘤治疗,接下来,要对肿瘤做病理检验以及对病人做全身检查,如果是乳腺癌,病人预后可能并不会特别好,如果就是一个叶状肿瘤,局部切除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这种几率也不是没有。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也都希望能够在比较早、瘤子比较小的时候就给予正规治疗,这样病人付出的代价就会很小,对病人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影响都不大。”王殊主任说。

  早发现、早治疗

  事实上,这位病人早在三年前就自己摸到了乳腺里的肿块,而且她的家族里有两位亲姐妹在她之前也分别患上了乳腺癌,并都接受了手术治疗后健康生存至今,但她仍然因惧怕手术而选择到小诊所接受偏方治疗。

  瘤子在三年中越长越大,有几次她也选择到了大医院治疗,医生都建议她尽快住院治疗,但她还是选择了回家。春节前,肿瘤出血了,在急诊经过止血处理后,又选择了回家过春节。但刚过完春节,她就被急诊送到了医院,接受了这次“非常规”的治疗。

  在各种令人闻之色变的肿瘤中,乳腺癌是少有的能够得到较好治疗结果的肿瘤,在一些乳腺外科医生眼里,乳腺癌早已不再是绝症,有效治疗方式很多,只要做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病人大多都可以长期健康的生存下去。

  像北大人民医院这位病人情况,在王殊主任的从医生涯中,只在她刚工作的时候才见到过,那时候治疗手段不多,公众健康意识不强,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这么巨大的乳腺肿瘤了。

  王殊主任说:“本应该早期规范治疗疾病,却因拖到巨大肿瘤时的大出血危及生命了,才不得已选择先救命、再系统检查+治疗的方案,现在为病人保命已经完成了,接下来的治疗只能根据检查结果,尽我们所能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王殊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乳腺外科,乳腺中心(普外四科)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199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系,2002年获得北京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致力于乳腺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她擅长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在乳腺癌的外科、化疗、内分泌治疗、影像诊断及整形美容等方面有丰富经验。近年来,她在国内率先倡导开展荧光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这一手术,对其可行性、操作规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实该技术在中国乳腺癌患者中安全可靠,有显著的优势。基础研究包括:有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通路在人乳腺癌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意义,乳腺癌的DNA损伤修复进行研究,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的预防,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体外诊断等。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