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术》背后的医学冷思考
39发言人:《心术》热播思考医患关系 剧情几分真实几分虚构

中国的医患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张,最近电视剧《心术》在数家电视台黄金时段热播,带着挑剔的眼光,看出剧中情节不乏夸张,有些粉饰,细节也粗糙欠专业。但,折射生活,反映当下医患关系,可说入木三分,切中时弊。一部《心术》当然无法改变医疗现状,但若人们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能对医生更多的理解和宽容,政府能加快医改步伐,缓解医患矛盾,医学界才不至于后续乏人... [详细]

心术解析一:医患缺乏信任感影响治疗

场景一:医院建议暂缓手术 被指不救人

一个病人头痛要求医生开刀,但云山医院的医生认为现在开刀有风险,需要观察一下,病人认为医生不肯救人闹事打了护士,到小医院开了刀,出现脑梗,危在旦夕……[详细]

李明昌博士分析剧情

90年代之前人与人之间很信任,病人家属没地方住医生会把他们带到家里,现在绝对不敢,因为医生也要自保。为保险起见,风险大的手术,医生越来越不愿做……[详细]

医生怕冒险有何恶果?

脑瘤手术等“冒风险”可以切得最干净,但越干净越容易接近到正常的组织甚至神经、血管,风险也越大,医患不信任,医生不做高难手术,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就会停滞。[详细]

心术

心术解析二:家长带孩子看病打护士不应该

李明昌博士 场景二:患儿家长殴打医护人员

一个小孩子,因为头痛来医院看病,三师兄用手按小孩子的头部,被他父亲打手,说不用拍片,家属一定要照CT,照了发现没事,家属却一定要求吊针,医生说没有必要吊针,也不行,后来吊针时候护士扎针没“一针见血”,就被家长打……[详细]

李明昌博士指出:生活中不排除有这样的病人家属,在急诊科、在儿科都能见到。其实在临床上尤其是儿童来看病时,由于父母心急,对医护人员指指点点很不尊重的现象时有所见,但剧中的处理太艺术化了,看上去家长整个就是无理取闹的感觉……[详细]

李明昌博士谈儿科医患关系

一般小孩子不是病情检查的需要,尽量少做CT,跟家长说明白检查有辐射,家长是理解的。另外,按压头皮,是因为可以发现有没有头皮血肿或其它头皮肿块,如果真有的话,触诊可以发现,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而西医检查时触、叩、听等是必须的手段,而治病用药的原则是能不吃药就不吃药,因为是药三分毒;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吊针,因为吊针本身就可能有不良反应;能打针就不开刀,如果大部分家长都像这个患儿家长这样不讲道理,以后医生为免麻烦,少担责任,自然就会用大检查、大处方为自己求保险,最后受害的还是病人本身。所以有时候,过度医疗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医生的责任,也有其它的一些社会原因,包括家长的原因。

心术解析三:病人摔昏迷了却“没大碍”不合常理

冯文峰副教授 场景三:南南摔昏迷 医生诊断没大碍

镜头一:刘医生的女儿南南站在小板凳上偷偷给爸爸打电话,一不小心摔下来后脑着地,马上昏迷过去,妈妈情急之下将南南抱到床上,然后打电话给其主治医生,主治医生过来看了看,断定南南的伤势没有大碍……

镜头二:一个小男孩下午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当时没什么不舒服,到晚上说头痛,喝水呕吐。父母带到儿童医院看急诊,医生认为孩子头脑清醒,没什么大碍。后建议为保险起见,做一下头颅扫描,但扫描结果一出来,医生马上说情况紧急,是硬膜外出血,血都满脑腔了,要马上手术……[详细]

心术解析四:胶质瘤“切七八刀”的极其罕见

漆松涛教授 场景四:医生称胶质瘤开刀七八次都可能

二师兄霍思邈跟病患张翠枝的家属在会议室进行术前谈话时说,病患长的瘤是脑胶质瘤,是恶性的,无法根本治愈,因为它长在脑部正中间的位置,神经血管很集中,就像大树的树干位上,很难完全切干净。

所以,霍思邈指病人张翠枝的脑胶质瘤切除后有很大复发的可能:“有的人切了一两年瘤子又长出来了,再切再长,再长再切,反反复复,在我们医院有病人开过五六刀,甚至开过七八刀的都有过。”……[详细]

心术解析五:老教授进手术室临时动刀挖瘤,不可能!

邓跃飞副教授 场景五:老教授认为霍思邈手感不好“补挖两下”

二师兄霍思藐给一位脑瘤病人做手术,正好前辈王教授来视察,问进行到哪一步了,说“收官了!”王教授看了看,拿起勺子加了两下,又掏出一点东西来,训霍思邈谈恋爱昏了头以至手术马虎且没有手感,而霍思邈却觉得王教授之举不妥,可能影响病人视神经。

但霍思藐对此很不踏实,心里总感觉有点不对,术后几天,患者告诉他说:“我看不见东西了!”“手术成功但双目失明。”令二师兄为此内疚不已,认为是王教授在手术中补刀的问题,感觉自己是主刀医生,应负主要责任……[详细]

心术解析六:拍片诊断错脑瘤大小可能性仅1%

脑扫描 场景六:脑瘤拍片结果出大错

“VIP”的妈妈因为牙痛住院,医生说这是神经痛引起的,因为视力下降做了眼底荧光照影检查,后来拍片发现脑袋里面长了一个瘤子,是良性的,二师兄霍思邈跟患者说瘤子虽然不大,但现在58岁是做手术的黄金期,早做早好,但大师兄刘晨曦不同意。

刘晨曦认为可以带瘤生存,不必理会瘤子。病患担心以后失明,对二师兄很信任,后来做了手术,发现拍片上看是个小瘤子,但实际上瘤子已长得很大,只是片上被挡着看不见而已,大师兄为此道歉……[详细]

邓跃飞副教授分析剧情

大师兄一直是科室带头人,德才兼备,与二师兄的争议不合逻辑,纯粹是为了剧情需要而编,假。因为这种处理看起来武断且明显缺乏临床逻辑思维,有点装腔作势,不太像一个正常医生所为,与现实差距较大……[详细]

分析理由

病人牙痛入院,查实是脑内肿瘤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视力开始下降,切除肿瘤既可消除疼痛又可解除对视神经压迫,挽救和保存视力,比较符合正确的治疗原则。不做手术而选择人瘤共存保守且不正确……[详细]

医生提醒

如果我负责治疗我会这样和病人沟通:痛和视力下降是因肿瘤压迫引起的,不切除肿瘤很难治好。目前有三种处理办法可供选择:显微手术切除肿瘤、伽玛刀治疗或者保守观察。医生一般会建议手术切除……[详细]

心术的剧情“硬伤”揭秘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神经眼科杨晖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神经眼科杨晖副主任医师 专家称心术一剧情存五大疑问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神经眼科杨晖副主任医师、眼底内科主任易长贤教授表示,从在医学上“挑骨头”的话,该剧情不合事实的地方太多。

一名5岁的男孩患了视神经炎,上周视力0.8,服用了一周的激素治疗后,半小时前说看不见了。医生给他扩瞳查眼底,视网膜动脉小分支阻塞,但无法明确,得做眼底荧光造影,明确后要做眼球前房穿刺,以求一线生机。而且因此插队,并说造影要马上做,否则孩子很快失明。

实际上,在视网膜动脉小分支阻塞后的检查方面,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用不急于做,因为动脉阻塞会导致该动脉供血区的明显水肿,医生散瞳后凭借直接眼底镜检查就可确诊……[详细]

易长贤教授 眼底内科主任易长贤教授 假!五龄童两种眼病不可能同时得

首先,5岁儿童患视神经炎不罕见,但是患视网膜动脉小分支阻塞这类多发于老年人的疾病极其罕见,而患视神经炎后接着动脉小分支阻塞的几率几乎等于中彩票大奖。

此外,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治疗,现在已不主张前房穿刺降低眼压扩张视网膜血管。现有多种药物可以快速降低眼压,所以这种对眼球有风险的穿刺操作已经停用。且一般不会等检查出结果才开始治疗,而是马上抢救同时做辅助检查确诊。眼底视网膜对血氧的依赖性很强,缺血缺氧数分钟会让感光细胞和神经节细胞死亡。

而且剧中描述症状与疾病常见症状不符。视神经炎从发病到失明一般要几个小时到几天,5岁的孩子若一只眼只是“一块看不见”,基本没有可能自己发现……[详细]

《心术》与医患关系调查投票

《心术》作者六六表示,刚开播前5天,其微博上基本上充斥着各个层次的漫骂,医生骂“我们医生哪有你说的轻松”,患者说,“从来没有看到这么好的医生”。播出了约10天后,观点转变了。观众能接受这样的医生形象存在,他们理解医生的艰苦,也在审视自己的态度;医生也有善意,他们能够了解患者的挣扎,带有更加仁厚的心。更多的医生则表示:从以前不想做这个职业,到今天觉得奉献是值得的。那么,《心术》让你想到了什么?欢迎参与以下调查投票。

看《心术》后思考医患关系

1、你是否看过电视剧《心术》?
2、你看病时最担心医院哪个问题?
3、你认为《心术》是否真实描述了医患关系?
4、你是否看好医患关系几年内改善?
5、你认为以下哪些举措可以改善医患关系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查看更多评论>>
责任编辑:梁慧玲 陈韶鹏 廖颖瑶 监制:李悦 鸣谢:《新快报》提供策划稿源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