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汞超标致病

安全地美白和祛斑 其实并非难事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播出节目“美白的风
             险”,曝光了美白化妆品汞超标6万倍,导致消费者
     汞中毒引发肾病的案例。近年来由于美白化妆品导致的汞中
    毒呈现出上升趋势,美白化妆品已经成为汞中毒的最主要诱因
   之一。实际上,以我国相关产品基数之多,问题产品的数目
  必然也多,而很多美容致病的结果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不少
 问题为贪便宜所致,另一些则可能没考虑自身肤质...[详细]

非法添加汞可抑制黑色素 但易导致脑衰及肾病

化妆品本就是“刀锋上跳舞”

化妆品,包括各种洗发、染发剂、护肤霜脂、洗面奶、指甲油等,都是化学合成品,生活中常见的化妆品多由各种色素、香料,以及防腐剂、杀菌剂等原料加工而成,有些特殊用途的化妆品中还要加入育发、染发、烫发、美乳、健美、除臭、祛斑和防晒等成分。。

化妆品既有对人体保护和美化的功能,也可能挥发出各种有害物质,对人体皮肤有较大的刺激作用,有的会引起皮肤水肿、瘙痒、斑疹等“化妆品皮炎”,有的则因变质受污染,不合格的产品甚至诱发严重疾病。化妆品实应尽量少用,避免滥用,使用的话要细心选择质量好、副作用小、适合皮肤特点的……[详细]

美白、祛斑产品风险最大 汞中毒报道屡见不鲜

中国人笃信“一白遮百丑”,因此,许多女性都以白为美,选用美白产品的人多不胜数,而因此出现问题的人数也呈现上升趋势。而且,现在使用增白祛斑产品导致汞中毒不再需要数月至数年的累积,有的人只用了一个月产品就中毒了,这与患者使用的产品汞超标情况严重有关。

导致问题严重化的原因,也与患者使用的频次有关,如今的美白祛斑“套餐”含日霜、面膜、眼霜和晚霜等,一旦用的是问题产品,汞中毒来得更快更严重。翻查历史,近年来几乎每月都有化妆品汞中毒、甚至肾病的报道。小问题更多,湖南省中医院数据显示,皮肤科每天都有因美容致皮肤病的患者……[详细]

美白不如自然美 别迷信明星广告

美白产品中一般都含有汞,汞含量越高,美白效果越好,但也更易中毒。一些美白品在用过之后,皮肤看起来确实很白,可并不能持久,时间一长,皮肤就会变黑、暗淡无光,甚至出现色斑。如果确实需要美白,可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系统的治疗,不要迷信美容院或者广告介绍的美白产品。

美白主要还是要通过防晒和饮食调节的方式来实现,专家介绍,一年四季无论何时,当室外防晒指数(SPF)值在30以上时都需要涂抹防晒霜等方式防晒。在饮食方面,则要注意少吃芹菜、茼蒿等容易引起光敏反应的食物。而且,自然美才是真的美,滥用化妆品,跟整容无异……[详细]

谢娜代言的化妆品亦曾汞超标

健康资料库

化妆品重金属超标小知识

铅、汞、砷等重金属超标一直是美白化妆品大问题,我国规定化妆品汞含量不得超1mg/kg,砷不得超10mg/kg,铅不得超40mg/kg。使用超标不合格化妆品,就是对人慢性毒害,可能引发神经衰弱、乏力、失眠、烦躁(汞),或色素沉着、疼痛(砷)和便秘、贫血(铅)等症状。[我要了解更多美容资讯]

调查投票

你是否知道美白产品含有重金属问题?

中低档化妆品问题多 官方曾发使用指南

民间组织检测发现 超三成美白产品超标却热销

多家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布的《美白祛斑化妆品重金属含量调查报告》,在北京、上海、东莞等10城市随机购买的477件美白、祛斑化妆品中,有112个汞含量超标,44个砷超标、20种铅超标。重金属超标的比率高达33%,甚至有的同时含有汞、砷和铅三种重金属。化妆品行业巨大利润,让不合格产品频现。

涉嫌超标的化妆品虽然多非名牌,但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因为这些中低档化妆品价格低廉并出现暂时性高效果,而负面反应又隐蔽滞后,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低收入者青睐。且美容致汞中毒大多是慢性,主要伤害中枢神经,改变精神和性格,未必明显影响身体,实际中毒者恐无法统计……[详细]

检测结果未必精确 但问题确实存在 尤其是网购

跟保健品、茶叶等其他行业问题遭到曝光一样,化妆品企业对民间组织的检测结果表示质疑,怀疑对象依旧是“检测方式和标准”。但问题存在肯定是必然的,例如一个标准问题,我国规定化妆品中砷含量限值为10PPM,铅含量限值为40PPM,这甚至不如东南亚国家联盟标准,其限值分别为5和20。

美白化妆品属于普通用途化妆品,不需要进行审批,这给一些美白产品生产厂家带来可乘之机。而近年流行的“网购”更加大了监管难度,通过互联网销售的美白、祛斑化妆品也容易逃避监管。一些淘宝商家利用互联网的监管疏漏和消费者的信赖,将重金属超标的化妆品流入到市场,行销到全国各地……[详细]

卫生部门罗列安全美容八个诀窍

青岛市卫生监管部门曾给消费者八个方面选购和使用化妆品的指南,内容包括:1. 留意化妆品标识,不齐则不买;2. 根据皮肤状况科学选择化妆品;3. 避免化妆品交叉使用,一品牌用一段时间后再更换;4. 坚持有效期内使用,6个月后即抛弃。

5. 儿童禁用成人化妆品,避免影响发育;6. 远离免费使用化妆品,因其可能传染肠道疾病,且维权困难;7. 选择信誉好的美容地点消费;8. 保留发票或凭证,确保有效维权,一旦因美容发生皮肤红肿、伤口感染等伤害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并且举证索赔,维护合法权益……[详细]

美白产品潜藏最大风险
美容产品太多难免引发乱象
美容化妆品使用不但后果严重

化妆品“含毒”?无需恐慌

39健康网美容编辑:美丽需要付出“代价”

我国产品在外国人眼中风险都颇高,欧洲委员会5月8日发布2011年度《保证欧盟消费者安全》报告显示,欧盟超过一半被通报的非食品类危险商品是中国制造。高风险的数据,其实是基于中国制造产品的庞大基数,实际上,我国去年被欧盟列为危险品的比率已经下降了4%,只有54%。

而化妆品本来就隐藏风险,女性朋友切不可贪图一时效果,求快求便宜。选购化妆品应尽量选择信誉高的大品牌,并花时间了解其成分及相关化学物质的功效,选择含有适合个人肌肤类型和皮肤问题的成分的产品。美丽,是要付出金钱、时间和精力多重代价,要不然怎么说: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呢……[详细]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毛越苹:化妆品过敏不一定是“含毒”

网上流传着很多民间检测护肤化妆品是否含重金属的方法,例如银器涂抹法,实际上并不可靠。最可靠的方法是通过官方的检测部门检测。作为消费者,最好通过预防来阻止身体接触这些重金属。首先,尽量减少非必需护肤品的使用,选择时一定要留意成分是否明确。

很多消费者会误认为出现皮肤炎症就可能是护肤化妆品“含毒”,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一种护肤品不可能适合所有人的肤质,个别人尤其敏感肌肤的人会出现过敏现象,也就是皮肤发炎症状,其实更多的是由于对其中的成分过敏导致,而非“含毒”……[详细]

美女编辑教你选化妆品
毛越苹:不适不等于中毒

健康画中话

结   语

无论在大自然,抑或人类历史上,美丽通常也都是危险的。美容化妆品,亦是如此。大部分化妆品确实是好东西,满足了普罗大众追求美好的心愿,但总有部分不法分子为逐利,制造破坏人们“面子”和身体健康的伪劣品。不过,实际上大多数问题美容品都是可以避免的,选择正确货源正牌货,留意自身肤质,即可极大降低风险,美容当然需要付出代价,不是金钱上的,就可能是健康上的。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已有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责任编辑:陈韶鹏 廖颖瑶 胡静宜 监制:韩林涛 孙海峰 李悦 设计师:陈凯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