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都有毒?

“谬论”为何能成大众认可观点

                 因为工业明胶制毒胶囊事件,近日网络流传一个
             段子,“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想喝老酸奶了,舔
     下皮鞋,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下皮鞋。上得了厅堂,下得
    了厨房,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
   2012,皮鞋很忙。”而更多的人则哀叹“中国还有什么可以
  吃”,甚至悲观地认为我国已经找不到没有毒的食品。中国所
 有食物都有毒,这是真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详细]

“有毒推定”本该是监管部门的态度

“无罪推定”原则为何屡遭无视

无罪推定是现代司法的一个最基本原则,即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我国刑事法律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采取“有罪推定”,即人必须自证无罪,否则就有罪。

我国法律目前已经进入“无罪推定时代”,然而,不仅在司法领域还存在有罪推定的残余,而且人们思想中也常抱着有罪推定的思维。尤其是在食品、药品领域,如今只要出现类似“老酸奶和果冻用工业明胶”之类的曝料,即使当事人使用了“不细说”这种语焉不详的方式,人们依然先认定这是真有其事……[详细]

疑虑源于对法律的不信任 “都有毒”是种发泄

在一个运作正常的社会体系中,民众本应信任市面上的食品及药物,因为不合格的产品自会被媒体、市场和法律的联网淘汰。然而,在我国的独特环境下,政府部分监管部门非但不认可媒体与市场的标准,每每以坚持“权威”为由否认被曝光的有害食品药物;而自身的监管则懈怠迟缓、缺乏效率。

长久以往,人们难免对相关法律、尤其是其执行失去信任,于是,出现了每种食品都可疑、每一粒药都可怕的心态。这不仅是对食品、药品监管的不满,而且是对整个法律法规体系的质疑,法律或许完备,但没有执行透彻,导致人们不满,“都有毒”只是一种宣泄的表态,并不是真认为不存在安全的饮食……[详细]

人们本应做“无罪推定” 监管部门才应该坚持“有毒推定”

理性的市场本不应让民众陷入如斯境地,实际上,应该抱着产品“有罪推定”的,应该是监管部门和企业自身。美国监管和企业就奉行对产品的“有罪推断”原则,首先认定这个产品有问题,寻找不能推出的理由,只有找不出理由支持有问题的推断,产品才能推出。这样就能避免制造商只见其利,不见其害。

而在我国,不少商家企业和监管部门对待产品时,往往视谋利为第一目的,认为“有毒推断”多此一举浪费资源,不予检测或监管,导致消费者深受其害。于是,出现了民众做“有罪推定”,企业和政府持“无罪推定”的错位现实,稍有名气的人随意在微博、论坛发个“不细说”的曝料就能引发一场风暴……[详细]

食品安全沦落到“全民皆毒”水平

健康资料库

食品安全小知识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并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食品安全是指“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要关注更多饮食资讯]

调查投票

中国食品安全混乱谁之过?

造就中国食品都有毒现象的三大“罪魁”

监管与企业形成利益链 拒绝认错

我国对皮革水解蛋白、工业明胶、地沟油、瘦肉精等有可能被非法添加,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特殊物质在经历了一次次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考验后,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一个有效的追溯体系。于是,人们逐渐从最初相信所有食品和药品,退后到只相信大品牌食品药品,直至知名品牌这个最后防线也岌岌可危。

中国企业都觉得认错就等于自毁名声,实际上,如果企业在出现问题后迅速采取措施,诚恳道歉并召回问题产品,对其品牌是有利无害的。当然,前提是该企业不是问题不断的类型。而如果监管部门能用制度保证企业产品源头管理与流向追踪明晰,任何问题都可以做到无所遁形……[详细]

专家、院士欲盖弥彰的“安抚”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称:地沟油炼制工艺复杂,中国餐桌没有地沟油;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称:蒙牛黄曲霉素超标公众没必要惊慌,我们对食品的监管力度世界第一;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专家孙忠实称:一天吃6个含铬胶囊没事……很多造假技术都由专家研制,而且出事后他们更试图误导公众。

每逢出现大型的食品或药品安全危机,几乎都会有一个专家、领导不慌不忙站出来,强调我国监管之有力和标准之严格,并敬告民众“现在出现的只是小问题”。此种说法一次可能有效,但次次皆以同类模式,怎能不让人怀疑其真实性?而且,类似表态会给受众“你们大惊小怪”的感受,效果非常恶劣……[详细]

黑食品黑药品存在继续生存的空间

实际上,我国饮食及药品安全问题丛生的根源,是由于还存在允许黑心企业通过价格因素作假的根基。网络上怒斥“没有食品安全”的人,或许可以彻底抛弃那些很可能有问题的低价、来路不明的食品药物。然而,在部分落后地区,还有人以基本温饱作为目标。

对于最底层的部分国民而言,他们还在追求吃饱、把病治好的最基础阶段,还没有达到解决温饱直奔小康的阶段;而我国大部分城乡则已经进入从吃饱到吃好的层次,两种环境共存之间的漏洞,为部分不法厂商留下借机营利的可乘之机。如果所有民众都能一致排斥问题产品,该企业将失去生存的土壤……[详细]

“唯利是图”必损伤公信力
孙忠实称毒胶囊一天吃6个没事
在部分地区,有得吃已经很好

黑食品报道满天飞的真相

外国同样经常出现各种“黑食品”警告 被曝光是一种进步

食品、药品黑幕曝光是危机,但同时也是契机,扭曲的食品、药品环境一定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是转型期中国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需要系统治疗,而治疗肯定会有痛苦。因而,短期内,中国再暴露出更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其实反而更好。因为黑食品、药品本就存在,如果不曝光,更加可怕。

人们都向往外国安全的饮食、药品环境,然而,如果留意英、美等国家的媒体,依然会有类似“疑似有问题食品”的报道。例如,之前的“雀巢咖啡存在致癌物”,就来自英国报章。实际上,媒体揭黑处处都有,食品问题也世界无处不在,问题不是有没有,而是曝光后如何处理的问题……[详细]

有些“揭黑”根本是无理取闹

我国食品、药物的生产和监管确实有问题,但部分“揭黑”也存心不良。有些媒体纯粹是为了炒作和提高在微博等领域的影响力,才发布某食品存在问题的报道。例如,近期某南方媒体在其官方微博称“央视近日曝光沙琪玛含硼砂”,其实是一年前的报道;网传兰州拉面的拉面剂含有致癌物质砷,则是6年前的谣言……

药物食品确实存在问题,但这不代表就可以蓄意捏造、甚至诬陷各大食品、制药品牌。实际上,不少揭黑的起源,就是有问题企业内部的良心人士举报,如蒙牛“皮革奶”的线索就是由该公司的一名高管提供的。需要深思的只有一点:为何举报的对象都是媒体,而非监管部门,其中原因不言而喻……[详细]

外国媒体同样也在曝光“黑食品”
“蒙牛真致癌”微博是半年前旧闻

健康画中话

结   语

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和工业明胶毒胶囊,其实都不是新事物,废弃皮革制造食用明胶十余年前已经得到专利,只是最近才被曝光而受到重视,公众难免产生“食品都有毒”的愤怒表态。实际上,有问题食品曝光越多,即使不能说越安全,至少也是在向安全迈出一小步,我国现在的食品比过去更安全,虽然人们心理上不愿意相信,但确实是事实,因为过去的安全标准更低。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已有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责任编辑:陈韶鹏 廖颖瑶 监制:韩林涛 孙海峰 李悦 设计师:陈凯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