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业内前期对基药的推广进展预期太高了,前期看好的‘安徽模式’,因为单靠财政补贴和提高服务费用并不足以弥补基层医疗机构因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后的收入缺失,在全国进行大范围推广的难度较大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今年初的表态,似乎再次燃起了业内对扩展版出台的关注。该新闻发言人称,要尽快发布基本药物目录扩展版,目前还处于协调过程中。
尽管扩展版出台尚无时间表,但有不少人已经在猜测,扩展版与基础版会有哪些区别?是否有新的一批上市公司因此受益呢?
首先扩展版大部分应该与基础版中的甲类目录重合,小部分会与乙类目录重合。此外基础版主要是针对县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用药,而扩展版针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用药,其中公立医院占主导。不过也有券商机构认为,扩展版将部分原本在乙类目录中的药品调整到了甲类目录,实现了甲类目录对原有目录“基础版”的全覆盖,具体在使用办法上,国家将鼓励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甲类目录内的药品。
郭凡礼认为,相对于主打“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药物目录(基础版)中307种患者经常服用的药品,基本药物目录(扩展版)中药品的数量也将更多,预计会达到400种左右,而包含的药品也更加高端,甚至一些高价药也会名列其中,这不排除国外品牌入选。
因此从这样的逻辑考虑,对于国内上市企业来说,一些进行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如恒瑞医药、通化东宝等可能从基本药物目录(扩展版)中受益。
独家、老字号、高技术含量三类公司有望重点受益第一类独家才是王道:潜在降价威胁远小于同行。
进入基本药物目录,是医药工业企业未来进入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县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等第三终端的通行证,随着零售终端销量的逐步下移,未来第三终端销售面临着大幅提升的历史性机遇。不过,由于国家对基本药物的限价,随之而来的产品降价问题也将使企业面临挑战。
普药生产企业众多,即使销量扩容2倍,也会被众多厂家分羹,落实到单个企业意义不大,唯有”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独家品种才是王道。
瑞银证券认为,中成药独家品种相关公司是最主要受益者。这些独家品种普遍在相关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润结构中占有较高比重,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后销量和售价的变化对公司业绩影响较为显著。此次共有10余家上市公司的中药独家品种入选基本药物目录。
东海证券认为,独家产品由于缺乏竞争,其潜在的降价威胁要远小于其他品种,预计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后,其销量的提升幅度将大于价格的下调幅度,从而有力地提升相关上市公司的竞争实力。
(责任编辑: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