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观察 > 正文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出台

2011-04-02

核心提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颁布为提升我国药学服务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将对上游药品营销思路和方式的转变产生积极的影响。

  3、提升服务正当其时

  孙忠实认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出台,将极大促进我国药学服务水平的提升。

  首先,《规定》中提出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这就明确了药学人员要参与药物治疗,今后对病人实施治疗的应该是一个临床治疗团队,其中包括医生、护士、药师和营养师,甚至心理治疗师,为病人提供全面立体的服务。

  其次,《规定》中提出三级医院设置药学部,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二级科室,药学部门具体负责药品管理、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和药事管理工作,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组织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这样一来,药学部就成为了与医学部、护理部平级的机构,二级科室的设立有助于药学服务中药剂、药理、实验等各分工部门的管理。

  第三,《规定》中提出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药品应当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审核同意,核医学科可以购用、调剂本专业所需的放射性药品,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药品的采购、调剂活动,不得在临床使用非药学部门采购供应的药品。这就保证了医院药品的渠道,可以避免一些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例如去年上海某医院科私自购买使用阿瓦斯汀导致患者失明的情况就可以有效避免。而药学部门通过对临床用药的研究,可以保证医院的药物储备更加合理,更加切合临床需求。同时,这也有利于促进医药企业改进营销模式。

  史亦丽认为,药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分到医院后,应该和临床住院医生的培训体制接轨,他们也要参与三级查房,在巩固药学知识的基础上熟悉临床知识,先通后专,最终配合临床医生开展治疗。

  而针对零售药店药学服务缺失的问题,康震认为,应该在连锁药店总部建立药师委员会,其职能就是审核药品采购的品种选择,处理品类评估与药学专业融合的问题,改善门店药品陈列,促进门店对疾病预防、患者教育、药物治疗、用药咨询的宣传,检查门店中药片的调剂和代煎工作、拆零药品的销售管理,监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收集与处理临床治疗信息,监控门店药师的专业服务质量。同时要加强对一线药师在病症探询、对症荐药、合理用药、用药指导以及慢病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零售业药学服务水平,规划和辅导药师的职业发展,提升药店的专业形象,宣传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专业价值,将原有的GSP认证的要求内容进行修正,真正起到专业监控的指导作用。而这种形式可以和上游制药企业的推广相结合。以往制药企业的专业推广大多都是围绕自己产品卖点来进行的;而未来,企业可以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培训来提升自己企业和产品在终端的影响,从而在提升终端药学服务水平的同时实现销售业绩的提高。而对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学服务提升,则需要加强药师的处方适宜性评估、合理用药指导以及患者慢病管理技能。

(责任编辑:姚青)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热点资讯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0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