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观察 > 正文

融资租赁是民营医院提高经济效益及自身发展能力的好方法

2011-04-02安文雯

核心提示:针对迅速崛起的民营医院面临着发展资金相对不足,设备简陋的状况,可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购置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以提高经济效益及自身发展能力。

  针对迅速崛起的民营医院面临着发展资金相对不足,设备简陋的状况,可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购置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以提高经济效益及自身发展能力。民营医院要生存下去并寻求发展,必须调整医疗服务结构,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增加新的服务项目,使医院发展自己特色专科服务项目,积极培植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点。 融资租赁的成效在于:一是,缓解了医院资金方面的不足,而法谋求发展的紧张局面;二是,通过引进先进水平的大型医疗设备,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特别是可改变我们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与方法,既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诊断水平,又提高了医疗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从而增强医院综合竞争能力。

  专家调研指出小型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不容乐观

  目前国内尚缺乏对小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指标体系的系统研究,而构建适宜的评估体系疑有利于卫生政部门对小型医疗机构的行业监管,从而更有效地规范该类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薛迪等作者,在《中国医院》杂志2011年第3期刊发题为《上海市综合门诊部医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章,介绍了上海市综合门诊部医疗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 作者通过文献评阅、小型医疗机构典型调查、专家咨询法,从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3个维度研究设计了综合门诊部医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课题组确定了综合门诊部医疗质量评估的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以及84个的四级指标。评价内容涉及人员资质、医务管理、门诊临床诊疗质量与药品安全、诊疗服务、护理质量、医技质量、院内感染控制、医疗事故与投诉、病人满意度。

  文章指出:目前,小型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不容乐观。因此抓医疗质量应先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线水平”做起,强化医疗机构的质量责任和法律意识,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考虑到小型医疗机构基础条件参差不齐、执业行为良莠不齐的现状,要保证医疗质量,应从源头抓起,重点关注“结构”与“过程”指标,注重考查医务人员的资质、医疗机构的制度建设、制度落实、诊疗服务过程各环节(包括药品、设备、消毒监测等)的质量达标情况。并根据评分情况设定优、良、合格、不合格等不同等级,对获得优良的医疗机构可以挂牌或网络公示,以此激励小型医疗机构不断提升水平,持续改善医疗质量。

(责任编辑:姚青)

热点资讯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0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