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观察 > 正文

中国药品造假泛滥主要原因是监管不力

2011-12-12法制日报余飞

核心提示:对于中国药品市场上假药频发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分析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监管不力。

  遏制假药需强化监管

  据了解,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家药品安全规划》中,明确要求建立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深化药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创新药品执法体制机制,强化执法监督。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减少流通环节。加快药品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

  那么,如何将这些要求落到实处?

  刘俊海认为,首先要强化药监部门的监管意识。因为我国的药品监管不同于食品监管,药品监管属于“一龙治水”,部门职责已经十分清晰。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药监系统内部进行明确分工,要把监管职责落实到每个人。将懈怠监管转化为主动监管。同时,还要明确责任。如果某个岗位、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要对照相应的责任进行追究。

  “对于医疗机构、药店等流通环节的责任主体,也要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刘俊海说,要加强这些单位的内部控制,建立采购负责人问责制度。同时,还应该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存在不法行为的机构实行公示。

  此外,刘俊海还提出,应该畅通举报渠道,将群众监督与行政执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来自湖北省药监系统的工作人员则认为,目前还应完善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管理法中涉及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条文进行修改,应让医院药房受到起码不低于社会药房的监管约束。

  这名工作人员还提出,应该对药品管理法中关于医疗机构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行为的处罚条款进行修改,加强行政执法的可操作性,从处罚力度上达到震慑效果。

  刘俊海也认为,对于制售假药行为,要加强行政处罚力度,并追究刑事责任,用重典治乱。

(责任编辑:姚青)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热点资讯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0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