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观察 > 正文

维C银翘片:暴露医药行业乱象 冲击复方感冒药市场

2010-09-21

核心提示:一片司空见惯的维C银翘片,存在让人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9月1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最新一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显示,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维C银翘片的病例报告数共计1885例,严重病例报告共计48例。

  “我们已经了解此事,正在进一步了解情况。目前无法对你的问题回应。”20日,贵州百灵副总经理牛民对记者表示,公司高层今天都在开会研究此事,将与相关各方进行沟通。

  而贵州百灵董秘办一位人士则对记者表示,“董事长、董秘今天早晨就已经去贵阳与省药监局沟通,目前正在等待结果。”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通报中要求,生产企业完善产品说明书和包装、标签,增加相关安全性信息,并加强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医生和患者。

  对于这一点,牛民回应说,公司是严格按照国家局的审批进行生产的,说明书也是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印制的,“我们不能干涉个人的用药习惯,但我们的产品是合格的”。上述董秘办人士也称,“我们的药品都是合规的,国家药监局的通报也显示问题不在药品,主要是吃药过量所致。”

  屡上黑名单

  除去多发的不良反应报告,维C银翘片品种也经常在各地药监系统的抽查中,登上“药品质量不合格”的黑榜。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年8月发布的药品质量公告显示,绵阳天达康药业公司、云南英茂红河制药公司均被检出“维C银翘片”不合格。而此前,上海、四川、山东等地,维C银翘片也屡屡上榜。

  维C银翘片为何屡上黑名单?除了“使用范围广”这一客观性因素外,与其本身的生产工艺也有关联。

  业内人士表示,因为维生素C化,在不避光的条件下,维生素C片几天内就会变黄。按照传统工艺,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再与西药成分相混合,很容易引起药品变质。由于维C银翘片产品价格便宜,生产企业又大多为小厂家,在科研、工艺等方面投入少,更容易在工艺上出问题。

  “这个药,从根子上就不合理。”孙忠实表示。

  对于这种说法,一家维C银翘片的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维C银翘片已经使用很多年了,而且是根据国家局的审批进行生产的,你可以去问下国家局,这个品种是不是该取消。”

  复方药之忧

  如果本次事件处理不当,受冲击的将不仅仅是维C银翘片市场,而是整个中西复方制剂感冒药市场。

  因为,而除了维C银翘片,市场上其他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也都普遍添加了解热镇痛的西药,特别是对乙酰氨基酚,藉此取得疗效。香港、台湾药检部门多次在大陆产的治感冒中成药中检测出没有标明的对乙酰氨基酚成分。

  目前,国内感冒药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多的知名品牌。2009年,前十大品牌的销售额均超过1.5亿元,其中,西药有6个,中成药2个,中西结合药2个,西药品牌优势明显。

  鉴于目前西药所占市场份额近五成,并且外资品牌大都拥有品牌优势, 如果维C银翘片事件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为外资品牌留下“真空”。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秘书长王伟说,“希望不会有太大影响, 应该说,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监管,希望消费者理性去面对。”

热点专题:

维C银翘片致不良反应 药监局已发出警示

相关新闻:

39视点:维C银翘片“不良反应”不破良好口碑

药监局警示民众关注维C银翘片安全问题

(实习编辑:王练深)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热点资讯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0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