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比非典、甲流还可怕?十年内无药可治?容易扩散全球?最近,被部分媒体描述得可怕又致命的“超级细菌”成为热议话题。在印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耐药性“超级细菌”(NDM-1),已经蔓延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荷兰等国家。目前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其中在英国至少造成5人死亡。在媒体和民众表达恐惧之时,也有人警惕地嗅到了“过度渲染”和“被利益集团操纵”的味道。
新药研发赶不上变异
如果从弗莱明1929年发表《论青霉菌培养物的抗菌作用》论文算起,抗生素与病菌之间的“拉锯战”已有80年。人类为了对付层出不穷的致病微生物,不断研发出各类新型抗生素。而细菌为了生存,不断变异进化,形成可耐受抗生素的新细菌,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2000年辉瑞的利奈唑烷的上市引起医学界的轰动,被人们寄予厚望。但仅仅不到一年,就出现了耐药病菌的报道。新药越来越少,耐药性的超级病菌却越来越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新抗生素的开发速度远远跟不上耐药超级病菌发生的步伐。一种需要十几年研发的新型抗生素问世后,最快仅需几个月时间,就会有耐药细菌产生。这让人类遭遇了研发速度远远落后于耐药病菌出现速度的尴尬。
因此,有专家表示,单靠开发新的抗菌药对抗细菌并不现实,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完善抗生素监管制度
世卫组织早在今年5月就曾对合理用药发出警告指出,全球有50%以上的药物售卖和使用是错误甚至非法的,而利益驱动是全球抗生素用药量大增的主要因素。
印度传染病专家加法尔承认,印度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现象较为严重的国家,造成某些抗生素对60%至70%的印度人口不能起到有效抗菌作用。而发达国家这样的比例平均只有15%。
(实习编辑:陈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