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聚焦躯体疾病伴随抑郁/焦虑 专家呼吁两者同诊共治

2016-03-14 12:52:37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作为国内中枢神经领域最高规格的学术盛会之一,“辉瑞中国中枢神经前沿峰会”旨在通过促进中外中枢神经领域的高端学术交流,分享前沿资讯,为国内外专家就领域前沿问题提供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我国精神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临床中,抑郁症和心血管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且抑郁/焦虑障碍伴随或共病率很高,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作为国内中枢神经领域最高规格的学术盛会之一,“辉瑞中国中枢神经前沿峰会”旨在通过促进中外中枢神经领域的高端学术交流,分享前沿资讯,为国内外专家就领域前沿问题提供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我国精神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会上,来自国内外的数百位中枢神经领域权威专家,呼吁这些躯体疾病应警惕伴发抑郁/焦虑,对于发生与抑郁/焦虑共病的应尽早诊断与共同治疗,通过建立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同诊共治体系,不仅可以改善躯体疾病患者的情绪问题,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及康复。

  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焦虑发病率高 互为因果危害大

  心内科就诊患者中常伴有抑郁/焦虑症状。根据2005年北京十家二、三级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焦虑发生率为42.5%,抑郁发生率为7.1%,其中在冠心病人群中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9.2%和45.8%,高血压患者中分别为4.9%和47.2%。而部分患者即使没有明显的躯体症状疾病,但抑郁症状患病率达7.9%,焦虑症状患病率达28.3%,抑郁/焦虑共病患病率达14.3%。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数据显示,卒中后抑郁在卒中后1年的累积发病率为30%-80%,卒中后1个月内是发病高峰,发病率在20%左右。卒中后3-4个月为患病高峰期,在20%-60%之间。卒中后1年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多在20%-50%,其中,重度抑郁21.7%,轻度抑郁 19.5%。而抑郁/焦虑作为最常见的帕金森氏病非运动症状,在帕金森氏病患者中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40%~50%,焦虑障碍的发生率为3.6%~40.0%,并且抑郁与焦虑障碍经常共存,并可在帕金森运动症状之前出现。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于欣教授表示,精神应激可引起或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导致高血压等的发生及恶化、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复发。同时,心血管疾病越严重,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越大,以致形成恶性循环。而卒中后抑郁不仅会造成患者的认知损害,思维迟缓,社会功能恢复困难,还会增加卒中复发风险,是无卒中后抑郁患者的1.49 倍,且复发后严重程度增加,延长康复时间,降低生存质量。同时,会增加自杀意念和自杀成功率。

  数据显示,卒中后抑郁使死亡风险会增加50%,3个月时卒中后抑郁患者5年间死亡率约60%。而帕金森伴发抑郁/焦虑患者虽然发生自杀行为相对少见,但同样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疾病预后和生活质量,从而增加看护负担。

  抑郁/焦虑诊断率低  综合专科医生协作诊治势在必行

  数据显示,只有10%左右的卒中后抑郁患者被确诊并接受治疗,超过50%的帕金森氏病抑郁未被神经内科医生日常门诊识别。这也是目前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心血管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亟待破解的问题。鉴于抑郁/焦虑在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给卒中、帕金森及冠心病及高血压等患者带来了较差的预后。因此,对合并抑郁/焦虑障碍的干预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李凌江教授指出:“虽然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焦虑情况普遍存在,但是,许多就诊的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并不主动叙说情绪症状或因此就医,而是以睡眠问题、疲乏、头痛、遗忘、头晕或疼痛等躯体症状为主诉。同时,由于某些疾病造成患者言语交流和认知损害,影响自我情感表达和医生对抑郁/焦虑情绪的忽视,与躯体疾病伴随的抑郁/焦虑在综合医院常常被漏诊,使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正确治疗,同时伴发的抑郁症也影响躯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兼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施慎逊教授表示:“临床医师对躯体疾病共病抑郁/焦虑障碍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因为共病抑郁/焦虑障碍影响躯体疾病的诊疗效果和进程,故需要对抑郁/焦虑障碍早期识别、及早干预。建议非精神专科的临床医生与精神科医生共同会诊患者,确诊患者在患有躯体疾病的同时,是否伴有抑郁/焦虑,并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共同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实现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的“同诊共治”。

  “非精神专科的临床医生在医疗实践也要对患者的精神心理卫生加以重视和关注,可以通过使用经过信效度检验工具对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焦虑的患者进行筛查,如一线推荐的 PHQ-9(测抑郁量表)、GAD-7(测焦虑量表)、 PHQ-15(测躯体症状量表)、或者华西医院近期自主研发的华西心晴指数(HEI)等量表对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初级识别和筛查,而后采取合理的治疗方式进行干预”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李涛教授表示。

  协同治疗抑郁/焦虑 安全用药实现临床获益最大化

  目前,抑郁/焦虑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心理治疗为辅。抗抑郁/焦虑的药物的选择,应基于抑郁/焦虑症状、药物潜在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和潜在疾病条件等因素进行考量。尤其是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合并疾病相对种类较多,常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对于抗抑郁药物的安全性要求尤其高。因此,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选择抑郁药物时,应当兼顾疗效与安全性是临床医生应该遵循的原则。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张聪沛教授指出:“对于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焦虑的患者,在合理选择药物的同时,应该注意抗抑郁药物和其他药物之间的相关作用,选择广谱安全性高、药物相互作用小、不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如舍曲林、文拉法辛等指南推荐一线抗抑郁/焦虑药物,在获得满意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副作用,对于原有躯体疾病则影响小(如不影响血压),从而提高疗效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既保证抑郁/焦虑症状的改善,又利于躯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最终帮助患者实现临床获益的最大化。”

  最后,李凌江教授强调:“需要注意的是,临床医师对躯体疾病伴随抑郁/焦虑这类病人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在药物治疗抑郁/焦虑的过程中,不仅要观察患者的躯体疾病状况,同时还要时刻留意精神心理的变化,并叮嘱患者足量足疗程规范使用抗抑郁药物。即使治疗过程有了一定的疗效,也要继续服用,不能擅自停药或换药。这是因为,抑郁/焦虑治疗,需要相当长时间来巩固期和更长时间维持期,才能使疗效得以巩固,这样才有利于躯体疾病的治疗、预后及康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李凌江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精神科

主要从事精神应激相关疾病、精神病的诊断与治疗模式等研究,尤其擅长心理治疗。曾主持或参加国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为第四届中国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获得者。现兼任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常委,中国精神疾病康复委员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和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副主编等。

相关专题
善待生命 远离抑郁症_纪念张国荣

2003年4月1日傍晚,香港艺人张国荣在香港中环文华东方酒店跳楼自杀,随后被送往玛丽医院抢救无效,当晚7时06分去世,终年46岁。张国荣轻生的原因,普遍认为是严重抑郁症。今天是哥哥10周年的纪念日,让我们怀念哥哥的同时,善待自己,远离抑郁症。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