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分级诊疗或促进基层医疗市场份额激增

2015-12-30 18:15:29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在中国,人们无论大病、小病,生病便直奔大医院、找专家看病的惯性早已根深蒂固。分级诊疗概念提出已经十余年,而且从2009年新医改以来几乎年年都提,并被纳入医改计划中。

  9月上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逐步缓解大医院看小病、小医院不看病等困局。

  在中国,人们无论大病、小病,生病便直奔大医院、找专家看病的惯性早已根深蒂固。分级诊疗概念提出已经十余年,而且从2009年新医改以来几乎年年都提,并被纳入医改计划中。但由于医疗资源长期错配,诊所等基层医疗供给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弱化,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分级诊疗一直只存在于构思中。

  事实上,在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比较突出的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问题,要缓解“看病难”,基层服务水平能否获得快速提升备受关注。

分级诊疗或促进基层医疗市场份额激增

  颠倒的金字塔:大医院抢了基层的“角色”

  反观一组数据,让中国“分级诊疗”显得格外尴尬:2014年,占全国医院7%比率的三级医院,却提供了接近一半的医疗服务量;而占比66%的一级和未定级医院仅提供11%的医疗服务量。此外,业内知情人士告诉39健康网,目前到大医院就诊者中有约三分之一的属常见病,原本可以在基层医院解决。

  目前的中国医疗格局是:大医院在干小医院的活,让小医院没活可干。

  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曾表示,大医院“抢了别人的角色”,例如省市级各大医院均住有10%左右的康复患者,普遍开设“体检中心”,同时也没有充分发挥省、市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

  他分析,财政补偿机制不足导致医院为了生存与发展追求更大经济效益,省市大医院凭借自己资源优势,盲目“做大做强”,“越位医疗”,甚至有些超级大医院,大力扩建医院,一味增加床位数等,而与之相比较,基层医院不管是在医疗人才还是设备上都远远落后于大医院。过多卫生资源被分配到城市大医院,其出发点是为了缓解“看病难”问题,却导致“看病更难”。

  人们不愿去基层医院就诊,是导致混乱、无序就医的直接原因。这不仅因为大多数国人对基层医院不信任,事实上,部分基层医院确实存在无法解决居民疾病的问题——因为他们缺乏医疗资源。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人们越来越不愿去基层医院看病。

  沉下去和走出去 优质医疗资源分配有望重构

  针对上述问题,国务院在《意见》里明确提出要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并定制了推进分级诊疗的时间表,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从《意见》中可知,政府意在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似乎才能够解决目前基层医院的困境。

  那么,如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呢?青海省医政医管局局长毕玉华认为,推进组建医疗联合体,有利于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是促进分级诊疗就医模式行之有效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在组建医疗联合体,优化医疗秩序方面已进行多年探索。目前北京市有医联体30个,包括30家核心医院在内,率先实现了医联体下辖区内居民的全覆盖。 但是,尽管目前的医联体模式多种多样,要形成一个非常成熟可供全面推广的模式,仍在普遍探路之中。

  除了医联体以外,还有哪些途径可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呢?面对医疗人才优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医生从体制内解放也是实现优质资源下沉手段之一。医生多点执业,是医疗模式转变的必然规律,能达到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的效果。随着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放开,各种医生集团正在不断涌现。此外,为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使每万民居民拥有两三名合格全科医生,我国对全科医生的培养也在大力进行。

  而在互联网纷纷布局医疗的当下,业界大佬都试图重构医疗,那么互联网公司在推进优质资源下沉中有有没有可为之处呢?近日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挂号网。挂号网宣布3.94亿美元融资,并更名为微医集团,并将目标界定为:连接全国优质医疗资源迅速向基层下沉,发展为“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相关人士告诉39健康网,微医集团接下来打算通过互联网把大专家的经验培训及辅导给基层医生,基层医生在诊断中的困惑也可以随时与团队中经验的专家交流讨论,实现医疗资源的对接。

  在要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的同时,基层服务体系整体的优化也十分关键。这可能将拉开第三方医疗检测发展的大幕。

  我国部分地区已经率先开展向多数村医发放信息化时代基层医疗设备,并进行培训和学习的尝试。然而,对基层医院而言,短时间内建立有一定规模的医疗检查中心并不现实,因为这不仅意味着购买昂贵的检验设备和检验试剂,还要培养专业人员、吸引人才等。第三方检测规模化、专业化运作,降低了运营资本和人力成本,是基层医疗机构所不能达到的,可以实现医改要求中的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未来或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基层医疗市场份额或激增 大病不出县的理想国还有多远

  不管在推行分级诊疗中,各方面如何布局,是重构医疗也好,或者改变人们就诊习惯和方式也罢,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未来就医端口无疑会发生改变,同时药品消费端口也会随之改变,必然影响具体药品的销售模式和资源倾斜方向,从而决定药品消费市场的新格局。

  目前,药品销售最主要的市场仍在大城市医院。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使用最多,其次是二级医院,再就是三级医院。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庞大的多发病、慢性病群体将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主力军,预计基药使用量也将上升,基本药物的整体市场份额将会迎来一轮较大幅度的扩容。

  此外,分级诊疗的推行也会加速处方药市场转型。处方药市场会转移到诊所和第三终端市场。第三终端和个体诊所在中国医疗体系中,还是属于数量巨大的医药终端市场,是主流医院市场和OTC市场的重要补充。

  如果分级诊疗政策贯彻落实,未来最理想就医状态是怎样的呢?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可以得知,实行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也就是建立所谓“大病不出县”的诊疗体系。

  何谓“大病不出县”?中国医院协会原副秘书长、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就是病人在村里头找村医看,如果村医解决不了的就送往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根据自身技术水平来做进一步的处理,处理不了的就送到县医院。

  大病不出县,意味着90%的常见病、多发病,除去危重疾病外,基本上都在县医院处理,这就是理想中分级诊疗架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谢瀛华:用双向转诊打造高品质的基层医疗

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北医学大学万芳医院副院长谢瀛华理事长中国大陆在医疗资源紧绷的情况下,医改需要一个出口。我个人的建议,以我多年经营的社区医学、家庭医学和全科医师的概念,以及我从美国得到的概念,应该要推动双向转诊。这并不代表基层医疗层次比较低,基层医疗要走入高品质时代,必须由三甲医院、二甲医院好好辅导他们选择模式的创新。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